新华社太原11月13日电(记者滕军伟)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邓家村70岁的曹公凯老人日前搬进了崭新的住房。他原来住在两间约30平方米的危房里,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老人说:“一到下雨天,屋里到处漏雨,晚上不敢睡觉。”
右玉县是山西省农村住房解困的试点之一。山西省启动了农村住房困难群众解困工程,探索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使农村困难群众“居有其所”。目前全省已经安排了3000户开展试点。
山西省建设厅村镇处处长张海介绍说,我国农村居民的住房制度长期缺失,致使农村住房困难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在山西省,农村困难群众中住房困难的约有32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1%,其中北部农村特困户居住危房的比例较高,晋南地区比例较低。
按照山西省农村住房解困试点计划,全省每户住房解困对象由政府补助1.1万元,由省、市、县财政按照4:3:3的比例配套。2008年山西省财政安排农村住房解困补助资金1320万元,2009年-2012年每年安排748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补助。
据了解,从2009年至2012年,山西省将每年解决1.7万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到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