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1月17日电(记者 程正军)今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一些政策措施将在今年发挥作用,有的将在今后发挥巨大作用。
首先,重庆正在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重庆市正在建立的担保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做大做强重庆三峡担保公司,今年内使其资本金增加到30亿元;二是加快发展重庆工业园区担保体系;三是鼓励民间资本组建担保公司;四是重庆市将成立一个再担保公司。
其次,充分发挥信托公司的融资功能。今年以来,重庆市两家信托公司为中小企业发行了一系列信托产品,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中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通过信托融资方式,为各种中小企业发行信托产品15个,筹集资金11.8亿元。
第三,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黄奇帆说,重庆市今年将批准设立8-10家小额贷款公司,明年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每个区县至少要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使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60个左右。目前重庆只有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今年底将新增两家租赁公司,两家租赁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将达到80亿元。
第四,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黄奇帆说,重庆市正在培育、培训、辅导一批中小企业到深圳二板市场上市;如果国家以后还有三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重庆中小企业可以首先到三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上市,然后再转换到深圳二板市场上市。
最后,重庆市将拿出财政资金为中小企业“三有”(即有订单、有效益、有回款)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贷款贴息。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到重庆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到农村开展金融业务。
重庆全力打造金融危机下的“避风港”
新华社重庆11月17日电(记者 程正军)最近,加拿大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等五省省长带领167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来渝寻找商机。这次来渝的加拿大外商代表团,是重庆市对外开放以来接待来自单个国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商代表团。
加拿大驻重庆领事戴尚安说,目前美国正处于金融风暴的中心,加拿大经济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响,中国经济尚能保持较快增长,是加拿大企业寻求发展的出路。戴尚安说,加拿大汽车配件业较为发达,而重庆的汽摩产业也相对发达,这次来渝的加方企业都希望能与重庆汽摩产业建立联系,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重庆经济发展健康,投资环境良好,且辐射西部广阔市场,未来两三年重庆市完全有可能成为海外资本栖身的‘避风港’,迎来更多投资机会。”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在全球金融风暴席卷下,作为内陆城市的重庆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重庆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9月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GDP增长15.3%,全年GDP将突破5000亿元。
“重庆是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一块‘风水宝地’。”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今年前九个月,重庆市经济指标表现为“九升一降”,“九升”分别是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工业投资、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及城市居民现金收入,仅房产交易量同比下降了14%。
重庆何以打造成为金融危机下的“避风港”?专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要塞和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目标冲刺。黄奇帆说,重庆正在启动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以促进经济发展。其中包括3000亿元的道路工程,近5000亿元房地产业投资,投资3000亿元完善城市污水、自来水、农村公路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方面,重庆有9个500亿元产业项目,这9大产业形成后,可产生七八千亿元的销售值,到2012年,重庆工业销售值将达到1.5万亿元。
其次,近年来,通过一户一策重组和培育地方金融机构、打包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构建地区金融生态长效机制等措施,重庆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最好和金融生态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一个能够有效抵御风险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益稳步增长,实现利润138.9亿元,同比增长45.3%,全市金融资产不良负债率仅4%。
最后,具有立体交通优势的重庆一直是被国内外产业资本看好,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带。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实际利用内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0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9%。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3家入驻重庆,其中46家在重庆投资开办了82家子公司,47家在重庆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