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号11月28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山站时间27日晚23时23分(北京时间28日2时23分),一名机械师驾驶的PB300雪地车在行至船头前方150米处发生海冰塌陷,雪地车沉入海中,落水人员成功脱险。
中山站时间27日17时30分,“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因破冰受阻,在距中山站41公里处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的海冰,为空运内陆考察物资进行倒舱作业,将驳船、小艇、6台雪橇和1辆雪地车等物资暂时放置冰面,为后续海冰卸货作准备。
27日23时,考察队在观察分析雪龙船周围海冰情况后,认为存在用雪地车牵引空雪橇通过海冰到达中山站的可能,随即拟定了于28日凌晨将船载的6台雪橇和5辆雪地车拉至中山站的运输方案,并安排了中山站派出雪地摩托前往“雪龙”号探查海冰,以确定雪地车冰上行进路线。
事故发生后考察队立即组织人员营救,并将落水人员安全接回雪龙船。经检查落水人员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目前,“雪龙”号已经暂时停止冰上卸货作业。


因受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密集冰区的影响,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遭遇了我国南极科考以来最严重的“阻挠”,行进缓慢。由于南极大陆周围多年未化的“老冰”和刚刚结成的“新冰”混合一起,堵死了“雪龙”号前进的航线,11月25日晚6时,“雪龙”号有关负责人决定由船上队员组成探冰队下船察看冰情。这是“雪龙”号冰区受阻,停船等待探冰队员寻找新航行路线。 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摄
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顺利到达南极中山站
经过长达约30天、8855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的航行,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8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越冬的19名科考队员敲锣打鼓,列队欢迎远道而来的同事。
目前,“雪龙”号仍在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地带努力破冰。冰上卸货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部分科考队员已乘坐直升机抵达中山站。 >>>详细阅读
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航渡途中抓科学发展观学习
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考察船自10月20日从上海起航,经过20多天昼夜兼程,跨越赤道线,穿越西风带,冲破浮冰区,直奔南极洲。他们充分利用航渡整备时间,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第25次南极考察队担负着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站——南极昆仑站、实施国际极地年中国PANDA计划和极地考察能力建设计划及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建设与改造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共承担45项科学考察项目和6项建设项目。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