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日前从中央编办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了解到,中国政府网已率先开始使用“中国政府网.政务”专用中文域名。
据了解,中国政府网还使用了“中国政府.政务”、“国务院.政务”、“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等多个专用中文域名,网民今后就可以通过这些专用中文域名直接访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是我国最高级别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中国政府网专用中文域名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政府网站域名规范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网民表示,以往我国政府网站在使用英文域名时很难做到非常规范,有的网站使用英文,有的使用汉语拼音,或者仅是几个字母的缩写,很难准确记忆,同时从域名上看也无法反映网站主办者的机构性质。
调查显示,我国的普通网民很少有人能够准确记忆10个以上的政府网站的英文域名,如何能使习惯于使用中文的我国网民用最直接的方式准确找到政府网站,政务专用中文域名的设立为此建立了一条绿色的通道。
另外,一些政府网站的管理者表示,“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的设立和应用为政府网站在互联网中建立了一个明确的标识,便于网民准确识别,能够有效避免假冒网站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同时也对于保护政府部门和公益机构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
名词解释:什么是“政务”域名
“政务”、“公益”中文域名的适用范围
“政务”、“公益”中文域名注册规范
“政务”、“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体系
我国设立政务部门和公益机构专用互联网中文域名
《瞭望》周刊:中国政府网打开政务公开的透亮窗

资料图片:2007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首页
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的中国政府网,悄悄而又迅速地推动着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海内外舆论说,她打开的是一扇中国政务公开的透亮窗口。>>>>>>>点击详细
中国政府网:“不下班政府”保公众知情促政务公开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张宗堂、魏武)中国政府网日益完善的政务信息发布和网上服务功能,被众多网友称为“不下班的政府”。网友评价认为,中国政府网的这些功能有效促进了政府政务公开,缓解了长期存在的政府和百姓信息不对称问题,便于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
北京市政协办公厅计算机中心主任张进毅每天上班后的一项“规定动作”就是去浏览中国政府网。“‘今日中国’栏目的信息很丰富,与非政府网站相比,具有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权威的优势,又具有信息量充沛的特征,难怪有网上‘红头文件’和‘不下班的政策阅览室和政务图书馆’的美誉。”他说。>>>>>点击详细
中国政府网负责人:牢牢树立服务公众意识办好网站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于2005年10月1日试开通, 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
中国政府网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怀、指导下,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建设的。根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中国政府网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并负责内容规划、组织和综合协调,新华社负责运行维护、内容发布更新和技术建设及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共同进行内容保障。>>>>>>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