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2月16日电(记者 张建新、王宇丹)天津市日前颁布《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进一步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素质教育,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根据标准,天津市将通过农村校舍加固和功能提升工程,做到100%的校舍“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100%的校舍能够成为全市最坚固的公共建筑、最可靠的避难场所;将农村学校旱厕逐步改造成为水冲厕所,并逐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
在仪器、设备方面,标准要求各学校确保完好率达到95%,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同时计划用五年时间,使学校图书馆面积、设施配置全部达标。市财政将投入专项经费,每年为学校配送200余万册图书,确保生均图书最低配置小学生均不低于30册,初中生均不低于40册。
通过“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天津将分层次培养一批骨干名师,同时通过区域内教师定期轮换交流制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确保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数量不少于本校教师总数的30%,并保证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都达到90%。
标准还要求各学校以德育为首,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抓手,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