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姚润丰、葛如江)水利部部长陈雷16日介绍,1988年以来,我国累计防洪减淹耕地12.31亿亩,挽回经济损失2.9万亿元,洪涝灾害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的5181人降为“十五”期间的1583人,今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较常年减少近四成,受灾人口减少近二成,因灾死亡人数减少近八成。
陈雷在此间举行的水利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利投入大幅增加,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跨越式提升。中国以占全球约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水利功不可没。
水利部统计显示,1980年至2007年,我国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达8545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8年的16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4万座,堤防28.4万公里,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67亿亩,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水库总库容增长58%,堤防长度增长72.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长20.2%。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基本完成,三峡、小浪底、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一大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先后建成,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加强,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状况,优化了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了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陈雷表示,水利改革发展30年来,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先后对3733座病险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累计解决2.4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04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30多亿公斤,形成近140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截至2007年底,全国水电装机1.48亿千瓦,总装机容量是1978年的8.6倍;农村水电装机达到5969万千瓦,装机容量是1978年的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