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南极昆仑站搭建站体钢结构的不锈钢脚柱框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月12日电(记者刘奕湛)截至1月11日晚,在给未来的深冰芯钻探预留出作业区后,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的建设已完成主体建筑的雪面基础处理,开始搭建站体钢结构的不锈钢脚柱和框架。

    据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的专家介绍,昆仑站的地基实际上是在雪面上建成的,因此打好基础是建站的第一个难点。内陆队先用两辆雪地车来回整轧雪面,不平的地方用具有推雪功能的PB300雪地车推平后再轧。处理好地基后,内陆队开始竖起钢结构立柱。

    在建造昆仑站主体建筑前,内陆队把规划中未来钻探冰芯的区域预留出来。据专家介绍,此前中国科学家用冰雷达确定深冰芯钻孔位置时获得了现场调查数据,冰穹A地区的冰体平均厚度为1680米,该厚度变化明显,探测所发现的最大冰体厚度达到3132米,大大超过此前的推测,这一状况有利于内陆队在冰穹A地区钻探到反映120万年前地球气候特点的冰芯。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跋涉1250公里抵达冰穹A

    中山站时间6日23时55分(北京时间7日2时55分),在经过20天、1250公里的跋涉后,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考察队(简称内陆队)安全抵达冰穹A地区。

    内陆队队长李院生通过铱星电话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内陆队于当天中午12时从宿营地出发,途中再次碰上软雪带。因为车辆在这种类似细沙的环境中容易陷进去,车队只得再次采取先留下部分雪橇,行驶一段距离后再返回牵引留下雪橇的方法前进,以减少负重。由于难度大,70公里的行程用了将近12个小时。

    "雪龙号"于08年10月20日从上海港出发第二十五次出征南极

    “雪龙号”科考船20日将从上海港极地码头出发第25次出征南极。据上海外高桥边检部门介绍,届时将有135名队员随“雪龙号”出发,其中包括船员36人、各科研单位和高校专业科考队员99人,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为58岁,年龄最小的19岁。

    此次南极科考是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将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并完成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相关链接
· 中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留下永久印迹|揭秘昆仑站
· 极地考察办副主任:揭秘冰穹之巅的我南极昆仑站
·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昆仑站
·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站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