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地震灾区春节见闻坚守、思念、坚强、温暖、心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1月26日,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的藏族群众在跳火堆舞。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甘肃陇南地震灾区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的藏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跳起面具舞和火堆舞,全村老少共同庆祝牛年新春。尽管麦贡山村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村里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村民有望于今年搬入新居。铁楼乡的藏族同胞称自己为“白马藏族”,相传为古代仇池国白马氏族的后裔,他们既过农历新年,也过藏历新年。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略阳灾区的天津留守者

    新华社陕西略阳1月26日电(记者王世焕、段博)大年初一清晨,大多数略阳居民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而在陕西省地震重灾区略阳县城的一家由天津市援建的建筑工地上,留守的项目工会主席林国强已经早早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略阳天津中医院是天津市投资97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6500平方米的工程。2008年10月开工以来,天津市已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主体楼已建至二层,今年4月主体可封顶,9月底就可竣工。

    和平常一样,林国强不敢有半点松懈,按时守护着略阳天津中医院的建筑工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天津市成为略阳县的对口援建市,至今已在略阳开工建设的项目达76个,累计投资达7.04亿元。今年34岁的林国强从事建筑业17年,过去从未在外地过春节。

    他说:“2008年11月,我从天津来到略阳后,至今没有回过家。春节谁都想回家,但为了给灾区人民早日建成一个质量上乘的中医院,我选择留守在这里。”

    大年三十晚上,当万家团圆之际,他接到了妻子来自天津的问候,觉得心里很温暖。他告诉妻子自己在这里很好。当大家吃团圆饭时,他和另外一位留守在当地的天津同事从街上买来了一些速冻水饺,一起吃饺子,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

    作为一名天津援建人员,他和其他援建者一样,对略阳充满了感情。在他们的名片背后印着:“先做略阳人,再做略阳事;依靠略阳人,做好略阳事;为了略阳人,多做略阳事。”从一开始就把略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来建设。

    新春佳节,他最想说的话就是:“我们在略阳搞援建项目,不能出差错,一定要为天津人争光。”

特写:“狮”舞略阳城

    新华社陕西略阳1月26日电(记者王世焕、段博)大年初一下午,陕西地震重灾区略阳县城北大街上人山人海,各种形式的春节文化活动使受灾群众消去了地震带来的忧愁,四面八方的人们喜气洋洋地走到县城中心的东门广场,等待着演出开始。

    下午1时20分,社区节目主持人的话音一结束,由城关镇新城社区30多人组成的秧歌队走上露天大舞台,载歌载舞,在台上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紧随其后是《狮子龙灯闹新春》,舞狮队的十多名表演者尽情地舞着,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把演出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半个小时后,当传统节目《采莲船》一开始,就赢得了阵阵掌声。演员们用自己新创作的歌词,表达着对关爱略阳人民的感激。“党的关怀暖人心,战胜灾害咱有了劲。兄弟姐妹团结紧,灾后重建咱要齐心。地震无情人有情,四面八方献爱心。天津人民更可爱,对口把咱来支援。送吃送喝送温暖,还给咱略阳把款捐……”

    随着演出进入高潮,观看的人们越来越多,周围的楼顶上、阳台上都站满观众。随后,大沟口社区居民王斌演唱的《精忠报国》、歌伴舞《开山红》、《欢乐中国年》一次次把演出推向高潮。

    略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费宝成在演出现场告诉记者,今天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有200多人,都是城关镇新街、北街、东关和大沟口社区的居民。在全县24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有数十人的群众演出队伍,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二三十人。有了这些群众的积极参与,略阳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才会这样红红火火。

    “欢乐腰鼓打起来,激情秧歌扭起来”,主持人的话音一落,由26人组成的秧歌队就在露天舞台上打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人们尽情地打着腰鼓,激情地扭起秧歌,他们通过这种形式向世人展示:地震震不垮略阳人民的精神。略阳人民依然坚强,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甘肃陇南灾区春节见闻:新居缀新春 新村好事多
· 新华社记者灾区春节见闻:寒潮袭来访地震灾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