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实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2月5日电(记者任晓刚)青海省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任务,积极稳妥地找差距、办实事、抓创新,加紧落实整改,让各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实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在全省范围内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归纳整理,形成41条重点课题初步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将涉及改善民生、生态立省、循环经济发展、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改进领导作风、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等11项内容列为重大课题,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课题列出以后,青海省作出周密的安排部署进行调查研究,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担任调研组负责人,分赴省内各地进行实地调研,摸清真实情况,形成调研成果,并及时形成政策性文件,转化为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的调研报告,已转化为《中共青海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并经讨论通过,下发全省。《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研究的2009年“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已转化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见》并下发全省贯彻执行。

    另外,《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意见》等其他方面的课题报告也已形成政策性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

    青海省各级党政部门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集中力量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从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取信于民。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完成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等重点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前期工作,努力缓解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财政部门针对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明显、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等突出问题,积极研究财政支持生态建设的对策,在生态敏感区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青海省总工会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权益。目前,全省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达4465家,覆盖职工23.7万人。

    青海各级扶贫部门创建财政扶贫资金到户的产业扶贫新机制,筹措资金9000多万元,23个贫困村、4104户、19415人直接收益,年人均增收260多元。  

 
 
 相关链接
· 青海农牧民08年人均纯收入破3000元 同比增14.1%
· 青海2008年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81.07亿元
· 青海统计显示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 青海工商系统强化监管全力维护春节食品市场秩序
· 青海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 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 宋秀岩赴青海黎明化工公司慰问困难企业和职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