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禽北上、畜南下”提供农牧业生态发展新思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4月5日电(孟宪华、赵华)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带领8名研究生来到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村,再次开始了“禽北上,畜南下”生态农业课题研究。

    据了解,我国年产秸秆近7亿公斤,按照每7公斤秸秆转化为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收获的牛羊肉近6000万吨,按照5公斤粮产出1公斤肉的比率估算,相当于从秸秆中收获约2.4亿吨粮食。同时,发展秸秆畜牧业,使秸秆过腹还田,可以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系的污染。据初步计算,利用全国50%的秸秆,支撑近1亿头牛,可产生粪便约9.1亿吨。这些有机肥料中含有134.8万—157.3万吨纯氮,折合674.2万—786.4万吨硫酸铵。

    自2007年以来,蒋高明和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在秸秆产量丰富的蒋家庄村建起了山东农业大学生态研究站。他们引进资金2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20余亩,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他们在山东基地和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开展养鸡对比试验。一个生产周期下来,草原上2000只鸡耗粮2300公斤,而在山东基地则高达4838公斤。相比之下,草原上每只鸡可节粮2.27公斤,节约率达52%。全国目前年消耗鸡47亿只,如果北上养鸡,每年则从鸡嘴里就可省出粮食107亿公斤。

    他带领研究人员,把作物鲜秸秆揉搓、粉碎、压实、包膜,制成“微储鲜秸草”养牛。选择200公斤左右的20头牛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用秸秆饲料喂养的,粮肉比为0.9:1,5头牛月效益1735.1元。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平邑县的秸秆畜牧业迅速发展起来,全县肉牛存栏量4万头,年纯效益8000余万元。

    “畜南下”既节约粮食,又可使粮食增产。与此同时,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发展沼气,又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目前,仅卞桥镇就发展沼气221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8%,其中蒋家庄村发展沼气123户,占农户的49%。

 
 
 相关链接
· 强卫:挖掘优势 在发展特色农牧业上取得新突破
· 内蒙古09年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 内蒙古2008农牧业形势良好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 内蒙古农牧业综合开发让1400余万亩草原重现生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