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因为爱,所以心向明天——再访张关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5月9日,在四川德阳市汉旺镇东汽集团厂区,张关容抱着女儿仙子朝东汽中学的旧址走去。这是张关容第一次带着女儿来到这里,她要让孩子看看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还有她和谭千秋当年工作过的地方。

    5月9日,在四川德阳汉旺镇的汉旺广场,张关容和女儿仙子做起赛跑的游戏。身后的汉旺大钟,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永远停在了14时28分。

    5月9日,在四川德阳汉旺镇东汽中学旧址,张关容挖起一捧泥土,交给谭千秋大学时的同学、湖南大学教授柳礼泉带走。柳礼泉说,湖南大学谭千秋的塑像就要落成了,他要从谭千秋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带回泥土,埋在铜像的地基下

    上图:2009年5月9日,在德阳市的龙井公墓,张关容仔细地擦去丈夫墓碑上的灰尘。
     下图:2008年5月14日,张关容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在四川德阳市龙井公墓,苍松翠柏之间,张关容仔细地擦去墓碑上的灰尘,“千秋,我们看你来了,许多好心人在关心我们,我和仙子都很好。”看着照片上微笑的丈夫,张关容柔情似水。

    一年前地震发生时,张关容的丈夫、四川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在教室坍塌的一瞬间,奋力将4个学生拥到课桌下,学生得救了,而谭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留下33岁的张关容和2岁多的女儿仙子。

    “千秋死在讲台上,尽了职责。”张关容说。悲痛欲绝的时刻,她也忍不住怪丈夫一声“傻”,但同样身为老师的她,其实最能理解丈夫的行为,“救孩子对老师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一种职责。”

    逝者长已,生者还要继续每一天的生活。东汽家属楼211栋1门的一个两居室,现在已经成为危房,这里曾经是张关容一家爱的小巢。

    在危房的一个角落,张关容告诉记者:“这个风铃,是千秋生前为仙子做的”,这儿曾是女儿仙子的卧室。顺着张关容话语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由3个易拉罐做成的简易风铃,上面布满了灰尘。

    “仙子最喜欢了,”张关容转而柔声对在门外玩耍的女儿喊道:“仙子,快看,爸爸做的铃铃……”

    “在家里看到仙子开心的笑容,就一点都感觉不到累了。”张关容说。现在,租来的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成了张关容暂时的新家,父母从老家赶来,帮忙照顾仙子。

    亲人的爱支持着张关容不断向前,让她感受到力量的还有她的学生。走在校园里,大家都会上前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其中不少是她不认识的学生。

    “想到很多优秀的同学都离开我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很消沉,心想成绩再好有什么用呢。这时候张老师就鼓励我,让我不要放弃。”在学生李蕊看来,张老师是她的精神支撑。

    “张老师就像一个大姐姐,很包容我们,我也经常通过QQ问她一些英语语法问题。”张关容带了近4年的学生曹静说,在她心目中,张老师和她们没有距离。

    “很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我,谢谢他们……希望他们一生平安。”采访中,张关容多次提起关心她的人。

    张关容说,被丈夫救下的孩子家长来致谢让人欣慰,但他们其实也很难,只希望他们能够从阴霾中走出,回到快乐的生活上来。

    张关容也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快乐些,她知道这是回报他人关心最好的方式。几天的采访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张关容自然随意的笑。她和女儿在汉旺广场上嬉戏赛跑的一幕让记者难忘:张关容不时深情地看着女儿,小声地鼓励着:“加油,仙子……”,女儿稚嫩的脸庞上挂着纯真的笑。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季春鹏 报道

 
 
 相关链接
· 四川地震一周年图片展在港揭幕
· 汶川地震一周年:北川肢残女孩 牵手笑对人生
· 汶川地震一周年:彭州活动板房实现“大变身”
· 中国西部铁路通道兰渝铁路在地震灾区顺利推进
· 汶川地震一周年:感受汶川人的坚韧·刚强·希望
· 中国近年地震立体监测取得进展 将进一步发展监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