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让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孩子“共享蓝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 杨金志)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亲切看望小朋友时指出,进城务工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使这些孩子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对农民工子弟教育工作的要求,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

    农民工子弟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些民间教育工作者凭着一腔热诚创办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在师资力量、教学规范、校舍条件等方面无法与所在地公办学校相提并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来到城市,还有更多的孩子本身就是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二代”,解决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国家财力的持续发展,农民工流入地已经具备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农民工子弟义务教育的能力。

    可喜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入地,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巨山小学”。在这些学校里,不分农民工子弟和城市户籍孩子,大家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我。只有“融合”而不是“隔离”,才能让全民族的所有孩子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希望和明天。

    让农民工子弟融入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农民工经济地位相对薄弱,社会保障统筹等尚存在瓶颈,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精力、经济投入也相对较少,农民工子弟在融入城市上会有不少困难。

    越是有困难,越是要求我们破解难题。我们尤其需要防范的思想误区是,对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视而不见,把农民工子弟当成城市发展的“包袱”。只有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工兄弟着想,真正把他们的孩子也当作城市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谋利益、谋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上海等大城市,目前已从建章立制等方面保障农民工子弟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

    农民工子弟是城市未来的新公民,关爱他们是全社会特别是城市政府和公民的职责。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 让阳光温暖每个农民工孩子
· 在厦门务工农民工子女可参保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险
· 重庆返乡农民工就业呈"内增外减 总体持平"态势
· 劳务输出第一大省河南:返乡农民工 九成再就业
· 陕西将建20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
· 两部门联合通知实施进城青年农民工技能培训项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