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省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普氏原羚救护繁殖基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7月10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这个省已建成我国最大的世界极度濒危动物、中国特有物种--普氏原羚救护繁殖基地。

    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羚羊专家组在《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动物专家认为比大熊猫和藏羚羊等更为珍贵。目前,普氏原羚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部分区域,据最新统计,其种群数量仅为600只左右,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历史上,这种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狼的捕食、基因严重退化等三大危境,再加上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普氏原羚栖息地不断缩减,生存空间不断萎缩,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已经濒临灭绝。

    有关专家认为,人工繁育是保持普氏原羚物种有效延续的重要方式。2007年,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从青海湖环湖地区救助引进了首批7只普氏原羚,进行人工专门喂养。去年,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其中两只母羚成功产下第二代两只幼仔。今年6月30日和7月3日,救护繁育中心人工饲养的成年普氏原羚成功地再产两仔。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动管部副部长汪晓飞说,目前,中心已成为我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普氏原羚救护繁殖基地。在人工饲养的同时,基地将建立普氏原羚详细的谱系档案,探索人工授精繁殖,为这一濒危物种的延续和保护探寻出路。 

 
 
 相关链接
·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继续开展保护藏羚羊行动
·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带动青海循化全面发展
· 李长春在青海调研
· 云南迪庆、贵州贵阳和青海平安:加强党建锤炼党性
· 青海力争到2009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
· 青海实施“123”工程振兴重点产业应对危机冲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