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15日电(记者 陈健)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医疗点、文化站、篮球场……7月14日上午,记者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观塘镇八里村看到,占地40亩的新型农村社区干净整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八里村是四川省近年来探索“扶贫连片开发试点”扶贫新路子的一个缩影。仅在广安,就有273个村通过扶贫连片开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1122元增加到2008年的2385元,贫困村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
记者14日从在广安召开的四川省扶贫连片开发现场会上了解到,从2006年以来,四川按照“一村一村规划、一片一片开发、一批一批脱贫”的原则开展扶贫连片开发试点,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四川省扶贫办主任赵学谦介绍说,2006年初,四川在南充市南部县率先实施了扶贫连片开发试点;2007年和2008年,又先后在巴中市通江县、广安市广安区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试点;2008年5月,四川又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启动了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
“这些试点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开发、综合治贫的新特点。”赵学谦说,政府针对不同试点片区的贫困成因、群众意愿等因素,统筹规划试点目标,并且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会事业等内容;同时,大力提升种养业发展水平,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和区位特征,在试点地区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如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个县的马铃薯产业,乐山市沐川、马边县的竹产业,内江市的生猪产业等。”
南充市南部县推广桑药、桑豆、桑菜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不但解决了贫困群众增收问题,还奠定了“千里桑海、民俗生态”旅游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广安市扶贫连片开发试点中,群众自筹资金、物资及投工投劳折资9000多万元,超过了试点之前7年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量的总和。
据介绍,《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年-2010年)》自本世纪初实施以来,截至2008年底,四川已解决13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49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下降了42%与67%。
目前,四川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很大,贫困地区集中连片整体贫困的情况突出。针对这些情况,赵学谦表示,今年四川拟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亿元用于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并且新扩大10个试点片区,覆盖近100个贫困村,为下一个10年扶贫开发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