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铁路引领郑州快速崛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郑州火车站,地处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会点,是全国铁路特等客运站,也是我国最大的铁路行包中转站,每天过往人流近15万人次,素有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之称。

    1948年郑州解放前,由于铁路成为军阀争夺的焦点,致使铁路工人生活困苦,民生凋敝。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为了争取自由,成立工会,遭到郑州的封建军阀残酷镇压,“二七罢工”由此爆发。为了纪念这次罢工运动,1951年,郑州市修建了二七纪念塔。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视察郑州时指示:要把郑州火车站建成远东最大、最完善的客运大站。1953年郑州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分离出货运站、编组站和以运输旅客为主的客运站。依托铁路交通优势,郑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耐火材料、纺织机械、氧化铝、客车制造、速冻食品等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工业体系。2008年郑州市生产总值达3004亿元,常住人口近800万。2008年,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达10412亿元。

    如今随着铁路大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郑州火车站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坐落在铁路上的郑州已成为中部崛起的一颗新星。

    上图:清末民初的郑州火车站(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图:1956年11月2日开始使用的郑州火车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最好的火车站之一(1956年摄)。新华社记者 徐振炎 摄

    下图:如今的郑州火车站外景(2009年1月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左图:“二七大罢工”时的敢死队队员李全德,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国铁路工会郑州区委员会福利部副部长。这是李全德向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南段检修车间的青年工人们讲述“二七大罢工”的故事(1960年摄)。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 摄

    右图:2007年4月17日,郑州铁路局乘务员在D122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前留影。全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实施,第一次开行时速200公里、部分区段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新华社发

    左图:这是1954年拍摄的郑州市二七广场,广场上矗立着木制的二七纪念塔(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右图:199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二七纪念塔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左图:这是20世纪50年代,陇海线上郑州火车站的货运情况。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 摄

    右图:这是2003年8月拍摄的郑州铁路北站编组站。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成渝铁路: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 上海首条快速市郊铁路开工建设
· “速度”改变生活——从三组数据看中国铁路60年变化
· 新疆喀什—和田铁路正式铺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