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遵义:“转折之城”展新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智取遵义城,中共中央随即召开为期3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命运之舟历经曲折后,终于峰回路转、绝地逢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转折之城”遵义得到了飞速发展。遵义会议“绝地逢生”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遵义儿女开拓创新、勇攀高峰。1949年遵义城仅有6万人,现在遵义中心城区的人口已有约80万,城区面积也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60平方公里。1949年,遵义的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人均仅40元,地方财政收入700万元,粮食总产量66.82万吨,工业总产值0.16亿元,发电量0.02亿度,1952年,公路通车里程655公里。2008年,遵义地区生产总值655.73亿元,人均9570元,达1400美元,财政总收入102.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23亿元,粮食总产量342万吨,工业增加值280.67亿元,发电量157.57亿度,通车里程2.3万公里。这一组组数字折射出60年来遵义的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的遵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遵义市一角(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河南办农民画展庆祝国庆60周年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汽车工业见证自主创新力量
· 辉煌60年:新中国成立60年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 铁路引领郑州快速崛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