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林红梅)“中国救捞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在国家应急抢险救援中勇担重任。”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29日在此间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是中国唯一的一支国家专业海上应急救援队伍。2003年以来,共救助海上遇险人员49429名,救助遇险船舶3479艘,打捞沉船1686艘,在维护我国海上人员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宋家慧说,我国救捞系统形成了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承担了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具备了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救捞因此具备了应对和处置各类海上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如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找不到类似中国救捞这样功能齐全的专业救捞队伍。
宋家慧分析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和自然界均已进入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高、破坏力大、影响力深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发生事故、险情的概率随之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中强地震呈活跃趋势,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对我国的交通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救捞行业作为我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快速发展,有所准备、严阵以待,主动作为。
宋家慧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明确要求交通救捞队伍作为国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成为保障海上安全的中坚力量,要积极探索独具中国特色的救捞发展之路。
围绕以上要求,在总结救捞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宋家慧说,救捞局明确了中国救捞的发展思路。
救捞系统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应急救助,发展抢险打捞”;目标为“三精两关键”:“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
救捞系统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五个并重”:“坚持救助与打捞并重;坚持实战与训练并重;坚持救助与宣传并重;坚持管理与发展并重;坚持稳定与改革并重。
救捞系统要做到“一个加强、三个适应”:着力加强海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确保完成海上人命救助、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三大任务;适应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安全保障的需要,适应国家反恐和安全防范应急反应的需要,适应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紧急救援的需要,努力将中国救捞建设成为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围绕以上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海上救助基地要赋予救助指挥、后勤补给和日常训练三大功能。在救助设备上,要大、中、小三种船型配套发展、多飞机机种并举。中国救捞行业主动出击,主动作为,确保在国家有应急抢险救援需求时,能“冲得上去,救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