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周年之际,一个年轻女子扎起马尾辫,换上自己心爱的舞蹈练功服,拍摄了一组写真照——是坐在轮椅上拍摄的。
她叫刘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10天的一次排练中,她从3米高台坠落,胸椎错位、神经严重受损。医生说她可能永远无法再站立起来。
面对厄运,没人知道刘岩经过了何等的挣扎、痛苦与绝望。但这位青年舞蹈演员最终选择了坚强,积极地配合治疗、参加康复训练,甚至排练了一部舞蹈作品,她获得了2009年“中国年度舞蹈最佳表现女演员奖”。
刘岩的舞蹈名为《最深的夜、最亮的灯》,耐人寻味。当奥运已成往事,战胜厄运、凤凰涅槃的舞者的精神力量却成为永恒。
这是已瘫痪的刘岩(坐轮椅者)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音乐会”上接受观众的祝福(2009年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一次是10个月的怀胎,一次是7个月的“暴走”,一位名叫陈玉蓉的母亲,为了儿子的生命进行了两次“分娩”。
陈玉蓉31岁的儿子叶海斌先天性肝变性、生命垂危。55岁的陈玉蓉决定捐肝救子,可专家说她的肝脏有太多脂肪,于是她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近乎残酷地“暴走”10公里——这位母亲终于给儿子带来了一个健康的肝脏。肝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
当孩子遇到危险,母亲不惜牺牲自己。天地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母爱如此感天动地?
这是“暴走妈妈”陈玉蓉行走在武汉的长江江堤上(2009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发 (陈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