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月26日电(记者 伍晓阳)正在召开的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云南省人大代表蔡兆翔建议,在州市和县区中小学校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自云南昭通的蔡兆翔代表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心理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对此可能会无所适从。而现在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些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攻击行为或轻生现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蔡兆翔建议,在州市和县区中小学校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经验的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测试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蔡兆翔还提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建议加强对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以便逐步将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向乡镇中小学推广。
云南省人大代表建议:打破贫困农村高中教育瓶颈
新华社昆明1月26日电(记者 伍晓阳)正在召开的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提出,目前贫困地区高中教育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并加强师资配备,打破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瓶颈。
来自云南省巧家县第一中学的省人大代表熊榜玲说,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投入,使贫困地区顺利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是高中教育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难以培养足够的人才,从长远来看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以国家级贫困县巧家县为例,目前全县人口近54万人,在校学生9.35万余人,其中高中生4470人,在校高中生的比例占全县总人口0.83%,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仅为22%。熊榜玲认为,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地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投入有限,导致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和学生外流严重。
熊榜玲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对贫困地区招聘高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逐步破解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