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19日电(李荣 袁亚祥)春节长假前期一路上升的申城菜价,目前已有明显变化。近日,随着天气的好转、运输的畅通,外来菜贩的复位,生产的增加,加上节日高峰已过,上海市场上的菜价已经趋于回落。此外,随着“节日效应”的逐渐减退,沪上水产品、禽蛋、肉类、南北货、水果等价格都以降为主,而食用油和奶类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据从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地了解到的最新信息,上海菠菜、豆苗、鸡毛菜等叶菜类蔬菜价格已全面下跌,号称蔬菜市场“晴雨表”的青菜已由先前每500克3元跌至1.8元,大部分“南方菜”也开始普遍降价,冬笋的价格从前几天的每500克15元跌到了13元。
据分析,一些大饭店、酒楼在节前已经集中进行了采购,储存了大量的“存货”,而工地、学校等地的大宗消费人群自年前放假回家后还未正式上班上学,节后短期内尚不会形成大的消费高峰。目前,天气在开始转晴,对在田蔬菜生长极为有利,所以一些运销商不敢多囤积,而是随到随卖,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局面。
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常规,节后来市场批发蔬菜的小贩会呈现出增多的趋势,菜农也会忙于耕种,再加之气候趋于稳定,生产走向正常,外来客菜也相应有所增加。这样,上海菜价节后会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