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旱区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抗旱救灾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在旱区筑起的坚强堡垒
——广西旱区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抗旱救灾纪实

    新华社南宁2月28日电(记者王志伟 李斌)山塘干涸、河流断流、水源枯竭、西江发生“肠梗阻”、县城间歇性停水……在这历史罕见的大旱面前,广西旱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干部群众正谱写着一曲抗击旱魔的英雄壮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缺水,党员干部就把水送到哪里。

    确保群众有水喝、确保喝上安全水、确保不发生非正常情况!广西旱区各级党组织将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全力以赴解决群众吃水难。

    一张张“党员送水服务卡”架起党密切联系受灾群众的桥梁。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好言屯孙祖同老人说,家里缺水了,就打“送水卡”上联系党员的手机,很快水就送到家了。在旱区发放的数十万计的“党员送水服务卡”,为受旱群众,特别是五保户,留守老人、儿童等家庭开辟了“绿色通道”。

    一个个党员视解决群众的吃水难为己任。东兰县长乐镇定安村拉江、弄团两个村民小组127名群众饮水极度困难,需到8公里外挑水,人称“送水书记”的张启贤自掏腰包500多元购买了柴油、水袋和塑料桶,利用自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坚持每日跑两趟到距8公里外的乾布队运水,供两个村群众无偿饮用。

    一辆辆运水车穿行山间,一个个水缸盛满甘泉,一张张焦虑的脸庞绽开了舒心的笑容……在旱区,处处是动人的故事、处处是党组织的关怀。

    2月23日,看到汩汩清水注入水柜,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龙江屯响起热烈的掌声,连声感谢党。当地用水车为德峨乡等部分受旱严重的村屯的水柜送来了救急的水,还为部分受旱群众送来了方便背水的水桶。

    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有一支“抗旱轻骑队”活跃在抗旱救灾一线,他们由乡、村党员、干部、民兵、团员青年组成,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专为那些大车无法通行,但又极度缺水的老百姓送水。

    “抗旱救灾”“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穿梭在旱区的送水车挂着的红标语传递着党和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旱魔的决心和信心。

    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是抗旱救灾的中坚力量。在抗旱主战场的河池市,采取了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屯、干部包户的“五包”责任制,1536个基层党组织、5.7万多名共产党员参与抗旱救灾。

    “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好干部!”……在广西的大石山区里,朴实的受旱群众难以用更生动的话语表达自己心情,而他们门框上崭新的春联早已在无声地感谢着党的关爱。记者记下了两幅,一副是“心连心同舟共济志愈坚,手拉手抗旱救灾情更浓”;另一副是“天无情义久不雨井干苗枯喉亦燥,党有深情送清水畜喜禽乐人更欢”。

 
 
 相关链接
· 引来清流润民心——广西上下一心全力抗旱保民生
· 干旱导致广西那坡县城间歇性停水
· 赴广西旱灾地区慰问群众
· 广西抓好4大水利惠民任务建设 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 广西出现35摄氏度高温 旱情将持续严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