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省初步完成可燃冰勘探开发方案研究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3月21日电(记者王大千)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近日,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先期完成的“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案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指出青海省多年冻土区具备较好的“可燃冰”找矿前景,并建议在青海建立一个陆地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试验基地,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起到带动作用。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能源,被誉为“后石油时代”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中国陆域“可燃冰”主要存于青藏高原冻土带,专家估计储量至少有253亿吨油当量,而青海省探明的储量约占其中四分之一。青海省科技厅工作人员介绍,完成“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案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为充分发挥青海省的区位优势,推动“可燃冰”开发进程。

    “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案研究报告”表明,“可燃冰”在青海省最好的找矿地区为为羌塘盆地,其次是祁连山木里地区,再次是风火山——乌丽地区。其中,祁连山木里地区作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可燃冰”的地区,不仅具备充足的气源条件和温压条件,也存在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的信息。这一地区发现的“可燃冰”很有可能是一种以煤层气为主,赋含残余天然气水合物的混合气体。

    审查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报告在总结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可燃冰”勘探开发的技术途径和现状基础上,从气源和温压条件分析了青海“可燃冰”开采的有利区和成矿条件,指出青海省多年冻土区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对今后“可燃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同时,考虑“可燃冰”基础研究薄弱的因素,根据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应将勘探开发规划周期延长为10年左右,分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来实施。

    通过审查,专家还建议青海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统筹规划,进一步提出“可燃冰”勘探开发计划,预测其资源远景和开采潜力,并形成一套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勘探开采及安全控制技术方法,建立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试验基地,进一步促进我国“可燃冰”开发。 

 
 
 相关链接
· 我国计划10年内完成"可燃冰"资源普查和开发研究
· 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正式入列
· 我国第一艘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正式入列
· 国土资源部:我国首次在陆域冻土带钻获"可燃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