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5月11日电(记者 孙彬)淮河流域水利与气象专家近日在南京商讨淮河流域防汛时认为,多种气象数据表明,淮河流域今年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需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淮河流域各地正积极准备防范洪水风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天,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将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可能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沿淮、黄淮等地,部分地区将有洪涝发生。其中,位于淮河上、中游的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等地偏多2-5成,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提供的《2010年淮河汛期气候趋势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淮河流域中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干流偏多二成。整个淮河流域干流和上游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比往年也偏多二成左右,6月份淮河全流域进入雨季,沿淮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据气象专家分析,去年6月以来的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还在持续,对淮河流域存在很大影响。21世纪以来发生的3次厄尔尼诺事件都导致了次年淮河洪涝。以上特征类似于淮河流域典型涝年夏季前期冬季环流形势,因此预计2010年流域汛期降水为多雨趋势。
淮河防总副总指挥、淮委主任钱敏说,目前,有利的条件是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成,淮河防洪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类应急机制的建立,洪水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钱敏认为,一是淮河流域易发、多发自然灾害的自然特点没有改变,蓄滞洪区安全有效使用的难度大,发生较大洪水时仍需大量转移群众;二是平原洼地因洪致涝、“关门淹”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中小河流治理滞后、小型工程管理薄弱、病险水库隐患严重,除险加固任务艰巨,在建工程多,任务重,新建工程未经洪水考验;四是山区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
钱敏要求沿淮各地继续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抓好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切实加强河道和行蓄洪区管理,重视防御台风和山洪灾害,听从统一指挥,服从统一调度,把流域的防汛抗洪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