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希望再启生机 今天重新出发——玉树地震一月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格萨尔广场:重现商贾重镇的繁忙

    到过玉树地震灾区的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金属铸就,十几米高的格萨尔雕像竟然屹立不倒。有人说,它象征着英雄不死,玉树长青。它俯视着的唐蕃古道重镇结古镇,自古是青、藏、川三省区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镇中广场周围是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不仅汇集了当地藏族商人,也集中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大量的虫草在这里进行交易。

    经过震后短暂的沉寂,如今这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和繁华。

    37岁的尼玛在一块空地上摆出刚刚采挖的虫草,新鲜的虫草裹在潮湿的泥土里。尼玛用刷子细心地刷去泥巴,鲜嫩的虫草就脱土而出。“一根大的虫草卖40元,小的卖20元。”尼玛说,“7天前,我家中5口人回到草原上挖虫草,还真挖了不少。”

    一个月前的地震中,尼玛家里的房子全部塌了,家人还受了伤。“刚开始心里害怕,想着家里啥都没了。不过我们领了帐篷、被褥。政府还给我们发了酥油、糌粑和茯茶,想的太周到了!”

    与尼玛隔了几个摊位的扎尼晓,在做酥油生意。阳光照耀下,酥油散发出特有的香味。“你看这里多么热闹,要不是还有一些废墟没清理完,就像过去的格萨尔广场。”扎尼晓说。

    每天早晨7时,45岁的藏族牧民扎尼晓就来到格萨尔王广场附近开始一天的酥油生意。地震中她家5间房子全部倒塌,84岁的老阿妈也受伤了。扎尼晓背着阿妈到了安置点上,在医疗救援队的治疗下,阿妈的伤势好转,每天她们都能领到生活补助。

    扎尼晓周围的每一块空地上都摆满了各种商品摊位,有卖酸奶、酥油、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也有卖衣服、鞋帽、墨镜、卫生纸等日常用品的,还有数十名男子围成圆圈正在交易虫草。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节日般热闹。

    “这里做生意的人家里基本都受灾了,但我们也不能光靠救济过日子,也得自己想法子、找出路。现在的酥油生意不错,一天能卖不少钱。”扎尼晓说。

    新寨玛尼:聚集起转经的人潮

    距结古镇3公里的新寨嘉那玛尼堆旁,藏族老阿妈扎西群措左手牵着2岁的小孙子右手摇着转经筒,口中念着六字真言,顺时针围绕着玛尼石堆行走。在她身后,是络绎不绝前来转经的男女老幼。

    看着群措从容的身影,犹记一个月前,记者见到她时,沉浸在悲痛中的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地震中,群措77岁的老母亲不幸遇难,家里房子塌了……孩子们都出去救人了,留下小孙子陪着她,祖孙俩一起掉眼泪。

    遭逢不幸的还有宏伟壮观的新寨村的嘉那玛尼堆。

    300多年前创建的新寨嘉那玛尼堆,经过历代刻经匠人的不断雕刻和附近居民及朝圣者的不断垒起,如今已形成宏伟的石经墙。

    地震使新寨玛尼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8座佛塔倒了3座,玛尼石墙体整体破损,刻满经文的石块轰然坍塌,压毁了周围转经的道路。

    4月15日,靠刻石经为生的工匠丁嘎曾经发愁:“以前靠刻石头一天至少能挣40块钱,现在地震了,没有生意了,以后一家人吃饭都不知道怎么办。”

    丁嘎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新寨玛尼堆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流。

    53岁的多桑专程从扎西科赛马场赶来。他围着玛尼堆磕着“五体投地”的长头,口中念念有词,身上和前额尽是灰尘。“为逝者祈祷,为生者祈福。”三天来,每天要围绕玛尼堆磕一圈。

    新寨人念诵着经文,或三五成群,或独自绕着石堆行走。

    坍塌下来的玛尼石块已经基本清理完毕,被重新垒起。转经的人们手里握着玛尼石,往刚刚修好的石经墙上垒砌。活泼的孩子干脆爬上了石堆,帮行动不便的老人将石块送到高处。

    比以前更多的人来找丁嘎刻制新的玛尼石,他们心里有一个信念,不仅要修复玛尼城,还要修得更大更好。

    转经的藏族小伙成林就住在新寨村,从地震后第三天,他就天天来转经。他说:“现在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看样子很快就会赶上地震前了。”

    “救命机场”:驻守美丽新玉树

    5月14日,43岁的嘎才仁来到玉树巴塘机场,翠绿的草坪,宽阔的广场,再也看不见密密麻麻的救援帐篷,也不再有车辆罗列和救治、转运伤员的紧张。嘎才仁的家就在巴塘机场旁。“这是我们玉树的救命机场,可是立了大功了!那么多飞机,把座位都拆了,运送伤员。”嘎才仁说。

    “救灾最紧张的那十几天,就在这片草坪上,住着1000多号人。”玉树巴塘机场副总经理李卫国指着候机楼前的绿化草地说:“当时有十几个单位的同志聚集在这里,每天装卸的货物都有几百吨。”

    李卫国说,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巴塘机场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安全保障救灾飞行532架次,运送各类人员19029人次,“地震前,玉树机场设计年运送货物375吨,而这一个月时间就运送了2175吨。”说到这里,李卫国望着眼前的场地沉默下来,仿佛又沉浸在曾经的繁忙场景中。

    虽然机场运行已经平稳,但巴塘机场抗震应急工程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5月1日起,巴塘机场应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将在3个月时间内新建2个停机坪,为整个机场增设夜航设备。

    “新机场要在我们家草场上修了,我觉得非常光荣了。这些工人们太了不起了。等新的工程修好了,我们的家乡,也会变得更美丽!到时候,我们就有新机场,有新玉树。”嘎才仁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向施工人员们献上哈达。

    洁白的哈达在高原的阳光下,散发出纯美的光芒,嘎才仁把哈达的一端抛向空中,然后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双手捧上,挂在施工人员的脖子上。

    他们的周围,芳草又绿,春水长流。(姜辰蓉、王大千、陈国洲、李响、何伟、吴光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全国已接收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52.07亿元
· 回良玉: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推进玉树灾后重建
· 玉树灾后重建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
·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 全国已接收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52.07亿元
· 香港通过中联办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超过1亿港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