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张淼淼)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委等10家单位20日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市引进国内人才专项工作计划》,面向全国为北京市835个岗位招聘高层次人才。这是北京市首次大规模面向全国公开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
据北京市人保局流动调配处处长王岚介绍,这些岗位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教育卫生系统、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金融机构和大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
“今年北工商、首医等高校,天坛、朝阳、积水潭等三甲医院,北汽控股、深圳发展银行、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提出人才需求岗位。”王岚说,此次各单位需求的835名国内人才中,要求引进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达到76%,需要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57%;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岁至45岁之间的高层次人才最受欢迎,占总需求人数的76.1%。
北京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最终录取的人选户籍地不属北京市的,可按照各用人单位意愿直接申请引进,配偶及子女可随调随迁;也可在试用期满再申请引进,试用期间可直接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引进时可不受持证时间限制。另外,据记者了解,大部分需求单位都自主制定了一些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鼓励政策,如给予住房津贴、周转用房、科研经费支持以及帮助子女解决入托、入学问题等。
记者在岗位需求表中看到,此次招聘的岗位层次很高,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多是招聘副总经理、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等;医院多是招聘各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等,高校则多是招聘教授、教师等。
《2010年北京市引进国内人才专项工作计划》已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www.bjld.gov.cn)上发布,即日起至10月底可申请报名。相关部门将对报名人员进行统一初审,初审合格的将按专业、岗位等情况,分批组织考试、面试等环节确定最终人选。
据悉,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引进人才政策,截至去年年底,10年来北京市共引进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3万余人,这些人才年龄轻、层次高,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56.9%任职于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