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日报社论:祝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再闯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热烈祝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3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30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不辱使命、敢为人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自诞生之日起,经济特区就肩负着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探路的特殊使命。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自身发展遇到多大困难,经济特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为全国其它地区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向世人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来,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改革开放一次次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30年来,经济特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圳GDP年均增速达25.8%,从昔日的边陲小县崛起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最大说服力所在,也成为中国发展道路和成就的精彩缩影。30年来,从引进外资企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到走自主创新之路;从追求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到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的科学发展,一次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方式的变革,都推动着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展现着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

    30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对经济特区来说,先行先试仍然是必须肩负的使命。今天的经济特区面临着重起步、新定位、再出发。如何推动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解决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如何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压力问题……先行一步的经济特区,有责任也有能力先行破题,率先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邓小平同志说过,“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如今,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而言,责任与使命仍在,信心与勇气依旧。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经济特区必定能加快实现新转型、新发展、新跨越,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引领潮流,再创辉煌。

开创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
——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纪实

    新华社深圳8月21日电(记者 李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8月20日下午,在考察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面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语重心长地说。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间,深圳从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人口超过1400万,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社会和谐、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南海之滨。

 

开路先锋再出发
——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之际

    30年,只是一个传奇的开始。

    30年前,一道铁丝网将深圳一分为二,凭证件才能过关进特区。30年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从372.5平方公里到1953平方公里,这个流淌着改革创新“基因”的年轻城市开启了新的发展时代。

    30岁,深圳依旧是开路先锋。

    深圳立起了什么——

    深圳发展成就是国家发展方向转折、现代化战略转变效果的最好注脚

    深圳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鲜明符号。这是一座因改革开放而生、为改革开放而长的新城。

三十年来经济特区经验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多点振兴

    从四大经济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到天津滨海新区,再到新近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多个被赋予综合配套改革重任的“新区”已在“纵深挺进”中悄然崛起。

    已届“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不久前刚刚完成“扩容”,将整个深圳市纳入特区范畴,人们期待此举能够吟唱出更多的特区“传奇”。

    “从经济特区到综合改革新区,展示的是一个共同的改革主体,迸发出不同的改革探索。”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说。种种迹象显示,在30年来经济特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中国正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制度改革领域内推进“区域带动”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关链接
· 开路先锋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之际
· 春潮涌动看鹏城--深圳特区成立30年文化建设巡礼
·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 谱写发展新篇
· 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 深圳:30年征程 金融创新打造“中国梦工厂”
· 开创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温家宝在深圳考察纪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