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9日电(记者 陆文军)记者从9日召开的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已获原则性通过。该规划出台,将对上海全面打造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宜居城市起到关键性作用。
据悉,上海在全国率先着手制定的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依据生态足迹、碳氧平衡原理,整合实现各类生态用地,重点明确绿地、林地和湿地三类生态资源的总量和布局结构,划定生态控制线,制定各区县生态空间管制导则。
上海市市长、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韩正说,制定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种创新,以前在规划体系中并无此内容,但在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基本生态网络规划非常重要,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韩正表示,目前《规划》已基本通过,下一步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细化定位和要求,在中心城区主要体现生态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在郊区主要体现生态资源的增量和水平。
“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将引导上海‘十二五’期间的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生态宜居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体现,通过举办世博会,上海对于城市发展的理念有了进一步认识,未来发展目标是要成为最宜居城市之一。”韩正说。
中科院院士、规划专家郑时龄说,上海世博会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而当今全球城市发展,最重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上海在近年发展中,把许多“灰色”变成了“绿色”,把废弃厂房空地变成了生态绿地,优化了城市空间。制定生态网络规划,将对国内城市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起到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