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合作机制化
9月10日,阿拉木图无线电技术学院。
当地时间9时整,“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演战略磋商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军校正式开始。
会议厅里,各成员国总参谋长和高级军事代表团成员共聚一堂,共商大计,揭开了联合军演的序幕。
一个巨大的沙盘,几乎占据了会议厅三分之一的面积。沙盘显示着这次演习的企图立案——在恐怖势力的策划下,本地区某国发生严重骚乱。应该国政府请求,经联合国授权,上合组织决定各成员国派出联合军事力量,帮助打击恐怖主义、恢复社会秩序。
为打击恐怖分子而动用多国联合陆空军事力量,这是否是“杀鸡用牛刀”?面对一些记者的疑问,各成员国总参谋长在战略磋商中分析和论证了采取这样军事行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指出,“三股势力”是各成员国面临的共同威胁,必须齐心协力、坚决打击。举行“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演,必将充分展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团结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有力震慑“三股势力”。
哈萨克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参谋长委员会主席扎苏扎科夫上将说,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中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武器走私等活动猖獗,要求各国军队加强合作、联手应对。
吉尔吉斯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奥穆拉利耶夫认为,演习的举行将显示打击“三股势力”的坚定决心,必将进一步扩大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为增进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指出,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上合组织成员国进一步加强政治军事合作。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一些国家发展受到影响,恐怖主义威胁有所上升。
塔吉克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纳德罗夫中将说,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相互协作是塔吉克斯坦对外政策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塔吉克斯坦愿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国在经济贸易、军事安全等方面的相互协作。
这次演习,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第7次联合反恐军演,也是第4场以“和平使命”命名的演习。事实表明,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演习机制日臻成熟,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参与成员国更加广泛,参演兵种走向合成,演习情况设置越来越贴近实战,充分反映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化防务安全领域合作的强烈意愿。通过演习,各成员国联合定下反恐决心、出动武装力量举行联合演习,开创了上合组织进行防务安全合作的新形式。
“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演的顺利举行,也是上合军演协定的一次成功实践。演习中方导演部法律顾问朱建业少将认为,各成员国国防部于2007年6月签署并经成员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议批准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协定》为各成员国武装力量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的保证。
协同配合日益默契
9月17日,野战兵营联合战役指挥部指挥帐篷。
各国指挥官正在进行组织战役协同课目的演练。组织演练的是联合战役指挥部中方指挥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李少军中将。
李少军代表中方参演部队,本着以联合共识为基础、以计划协同为主导、以临机协同为补充的原则,采取按行动区域、按时间阶段、按关键行动三种方式进行协同,使各方达成了思想、计划、行动上的一致,为组织实兵协同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战役准备演练开始以来,中方参演部队将参加联合军演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注重加强与友军的磨合与协同,顺利完成了定下联合反恐战役决心、拟制联合反恐战役计划、组织战役协同的演练,并先后实施两次无弹药消耗实兵合练和4次实兵实弹合练。
五国联演,在兵力规模、武器装备、指挥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加之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行动和地形生疏、语言不通,给协同带来不少困难。面对这些情况,中方部队采取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中方部队在出国前就认真进行了理论学习、基础训练和综合演练,特别加强了联合反恐作战问题研究。抵达演习地域后,中方战役指挥部与友军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在决心意图、行动计划、作战协同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根据联合实兵行动计划,各方参演部队采取先徒手、后实装、再带实弹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全面磨合了联合行动的指挥程序、行动方法和通联手段。
作为演习中枢神经机构的联合导演部和联合战役指挥部,在演习中显得忙而不乱,指挥员们工作时十分从容,与其他国家同行的配合非常默契。
在以前历次演习中,各方参演官兵野外集中居住的帐篷城被称为“野营村”,这次则是“野战兵营”。名称改变的背后,是作战理念和内涵的变化。“野战兵营”不仅仅提供“野营村”式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具备作战的决策、指挥、辅助等功能。
各国参演官兵在野战兵营这个临时的共同家园中友好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野战兵营,“你好”是不同国家军人打招呼时的常用语。细心听一听,这个简单的问候语有两种表达方式——中文“你好”,俄文“兹德拉斯特乌伊”。中方官兵的一句“兹德拉斯特乌伊”和外方官兵的一句“你好”,以及相互投去的善意微笑,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联演期间,哈、中、吉、俄、塔各方通过在野战兵营举办文化日活动和各类文体比赛,加深参演官兵的了解,增进彼此友谊。
野战兵营有一个形似半个哈萨克帐篷的舞台。参演国文艺团体轮流在这里举办晚会,慰问各国参演官兵。于是,这里成为中外军人友好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同文化交融的特殊平台。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各国官兵纷纷合影留念,气氛非常融洽。
“有时,舞台节目已经变成衬托,交流则成为了主旋律。”中方参演某师中士方振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