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元旦期间,各地群众欢度佳节,他们由衷盛赞“十一五”各种惠及百姓的民生成就和国家发展进步,展望“十二五”期盼国强民富,普通老百姓能更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环保生活、优质教育成为百姓新期待
与大多数游客不同,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王展与朋友们选择在元旦假期骑自行车游览天安门。他们站在自行车前高喊“我爱北京天安门”。
王展说,我们国家在过去5年里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但由于汽车数量增长过快,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希望国家能在这5年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绿色出行,让自行车重新回到北京的大街小巷。
3日,来自河南许昌市的赵晓霞与丈夫带着两岁多的女儿一同到鸟巢的冰雪世界游玩。赵晓霞在北京工作已经4年多了,去年,她家在北京大兴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她说,女儿出生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2008年,每年她都要带着女儿来鸟巢看一看。
赵晓霞说,“未来5年,我希望女儿能顺利地在北京读小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曾吸引世界目光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同样游人如织。在中国馆“寻觅之旅”展区,来自江苏连云港市的谢峰忙着招呼家人乘坐馆内的“小火车”。
谢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做生意很忙,很少能陪伴家人。他说:“中国馆雄伟喜庆,新年里期盼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元旦期间,第37届中国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欢乐气氛正在逐渐升腾。正在这里游览的退休教师孙自强和老伴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深有感触地说:“国家‘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国家强盛,百姓受益。我和老伴的切身感受就是,思想更开放,物质更富足。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有了闲钱,旅游、养生、购车、投资成为我们的新向往……”
3日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但独特的热带风光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三亚度假。福建客张斌主要从事个体鞋帽的加工与销售。过去5年给他最深的感受是国家日益完善的高速交通网的快速发展。他说,“我用越来越短的时间到达越来越多的地方,这既拓展了我经营的范围,也还节约了成本。”
展望“十二五”第一年,张斌希望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能继续从融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对个体经济加大扶持力度。
产业工人新愿景:收入随着企业效益涨
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对国家技术的进步更是感受深刻。“设备越来越节能,工作环境也比以往更好了,现在可以干干净净地上班,干干净净地下班了。”工作近30年的沈阳热电厂机车班班长赵征这样描述这5年工厂的变化。
34岁的辽宁华丰化工有限(集团)公司冲压车间工段长李良是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说:“过去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惠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企业80%的老式车床都改成了数控车床,企业的产品也打开了销路。企业效益好了,职工的待遇也上来了。现在我每月收入能有2400元左右,是5年前的3倍。”
“未来5年,我希望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老企业能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再多扶持一些;也希望企业正在进行的重组上市计划能够成功,这样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都会有更好的前途。”他说。
广州亚残运会运动员:再多拿一块金牌
在广州亚残运会上,49岁的田时伟“宝刀不老”,一举摘下羽毛球男子单打站立一级的银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年伊始,田时伟在老家四川成都许下愿望:将羽毛球比赛进行到底,争取第八届中国残运会卫冕羽毛球双打冠军。
民族地区: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晒着暖暖的太阳,喝着香浓的酥油茶,顿珠加布对记者说:“在过去5年里,我家新买了房子,同时新修了两间房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顿珠加布和妻子都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有5000元左右,夫妻俩省吃俭用,在过去的5年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二层小楼房。 “我和我妻子辛苦了一辈子,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顿珠加布说。
52岁的顿珠加布说,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够找到立足之地。
良好的受教育水平是少数民族同胞家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民族地区的发展更需要综合的配套规划。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围绕解决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把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转方式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紧密联系起来,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宝亮告诉记者。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狠抓新兴产业发展,注重原材料工业产品的精深加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奖罚体系,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和强化对高能耗行业的惩罚性措施,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建立起以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为主的节能降耗长效机制。
普通农民:“稳定的土地政策”就是咱的定心丸
“现在搞农业,国家不仅不要钱了,还给咱老百姓贴钱。”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农民李传进高兴地向记者谈起“十一五”期间让他最满意的变化。
得益于国家惠农好政策的李传进希望,下一个5年国家的富民政策更落实、更到位。“希望土地政策长期稳定,农民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安排自己的作物。”李传进表示。(记者孙伟丽、许晓青、汪伟、石庆伟、陈梦阳、李建平、娄辰、吴书光、边巴次仁、陈国洲、何伟、毛一竹、姜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