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省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见闻:幸福来得太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3月7日电(记者 郎秋红)家住吉林省通化市的郑守强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开心。33岁的他春节前“双喜临门”,不仅从棚户区搬进了新家,还风风光光地娶了媳妇。郑守强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

    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欠发达,历史欠账多,长期以来全省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郑守强所在的通化市二道江区,14万人口、2.1万户住房困难。郑守强原来住在20多平方米的小矮房里,推门就是炕。这些年交了好几个女朋友,往家一领,姑娘一看这条件就“黄”了。去年吉林省启动工矿棚户区改造,郑守强家3月份拆迁,12月发回迁钥匙,连房钱带装修花了不到一万元。才装修完小伙子就迫不及待地搬进新居,并把结婚的日子定在了搬家的第二天。有朋友打趣说:“自从有了新楼房,老丈人都高看他一眼。”

    像郑守强这样的安居故事在吉林省还有很多。据了解,吉林从2006年开始启动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市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城市廉租房等六路工程齐头并进,保障对象覆盖城乡。过去5年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完成总面积1.17亿平方米,总投资1402亿元,受益人数达211.5万户、63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五分之一。

    “作为欠发达省份,吉林在保障房建设上能够取得这么大的突破,主要还在于大胆创新,破解难题。”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强说。

    “先回迁,再拆迁”破解“天下第一难”

    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何况吉林如此大面积的拆迁改造,拆迁难度可想而知。吉林省在城市棚户区改造上实行了史上最优惠的拆迁补偿政策,“拆一还一,不找差价,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收取成本价,对低保家庭免费赠送”。这意味着,很多原居住面积20多平方米的被拆迁居民,花2万元就可住上49平方米的回迁楼。

    虽然政策如此优惠,但还有很多居民不愿拆迁。除了个别漫天要价者,大多数未迁群众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不能及时回迁,二是担心回迁房质量。过去在房地产开发中,有些开发商不守承诺,导致有的被拆迁人补偿金迟迟拿不到手;有些回迁了但房屋质量较差,给居民造成很大顾虑。此外,大规模棚改产生的刚性需求使过渡房十分紧张。由于季节和气候原因,东北建筑施工期较长,回迁之前,被拆迁户一般都要在外面经过一个冬天,很多居民不得不在简易房里过冬,担水烧煤,条件十分艰苦,条件好一点的过渡房很难找。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长春市提出创新拆迁模式,“先回迁,再拆迁”。即提前建设回迁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直接迁入新居。长春市首山路棚户区是吉林省“先回迁后拆迁”的首个试点小区,拆迁前长春市土地收储中心就已提前完成了回迁小区常欣花园的建设。小区优美整洁,房间宽敞明亮。看得见摸得着的回迁房让百姓吃了定心丸。首山路棚户区改造签订拆迁协议那天,一共需要拆迁的有1319户,不到一天时间就签了1000多户。回迁户史红艳高兴地说:“从旧房直接到新房,不用到处找房子过渡,也不用担心回迁房啥样了。”眼下,吉林正在大力推广“先回迁、再拆迁”模式,坚持先建回迁安置房,后建商品房;有条件的市、县,实现先安置后拆迁,切实保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地破解了拆迁难问题。

    “共有产权”破解资金难题

    “对吉林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说,保障房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钱。”范强说。2008年初,吉林省下达了8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建设计划,但是到8月份时,全省开工面积不足三分之二。国家补贴到位了,但是地方的配套资金迟迟到不了位。能不能让一部分亲属有资助能力的家庭提供部分资金,购买相应产权,剩余产权由政府出资购买,双方按出资比例共同持有产权?经过调研,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现,对与政府“按份共有产权”的方式,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积极性很高。安图县发放1000张问卷,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可“共有产权”。安图县试点的结果,当年即通过共有产权方式解决114户。群众入住后感慨地说,要不是政策好,我们一辈子都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子。

    从只租不售到租售并举,政策突破后,吉林省廉租房建设突飞猛进。2008年当年全省新建和回购廉租房81万平方米,解决了2万户低保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目前全省普遍实行廉租房按份共有产权建设模式,既增加了保障对象的财产性收入,又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实现了保障房资金和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群众参与,地方政府可以收回一部分资金,加上国家和省级的支持资金,形成可循环资金链,继续投入,改善更多百姓的住房条件。同时也破解廉租房“只进不出”的管理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大部分人将通过购买政府产权获得个人完全产权,实现自然退出。

    按份共有产权模式,不仅解决了吉林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为欠发达省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继吉林之后,河南、甘肃、昆明等地也开始推行廉租房“产权共有、租售并举”,全国多地廉租房建设模式出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砸锅卖铁也要先把百姓住的问题解决了”

    中央和吉林省各级政府不遗余力的投入是吉林保障性住房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下了大力气、花了大本钱。”范强说。

    从2006年到2010年,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投资140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用于安居工程资金62.87亿元,各地已累计投入488.27亿元。仅2010年,通化市二道江区投入棚改的资金已近2亿元,而区里全口径财政收入每年不到5亿元。

    2009年记者来通化二道江区采访时,该区五道江镇党委书记周伟谈到当地百姓生活时用了三个真——“真穷、真苦、真难”。经过一年半的棚改,当地百姓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周伟说:“二道江区干了一件让很多老百姓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事。”看到上千户百姓迁入新居,周伟心情十分激动。说到感受,他又用了三个“真”——“国家政策真给力,地方政府真干事,老百姓真高兴”。

    “保障房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吉林不仅要继续‘六路安居’工程,还将启动公租房建设。”范强说。

    据了解,今年吉林各路安居工程计划建设改造41.29万户、27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41亿元,力争当年建成70%以上。通化市二道江区计划新建4个小区,拆迁31万平方米,新建5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万户。区委书记高玉龙说:“别的事不干,砸锅卖铁也要先把百姓住的问题解决了!”

 
 
 相关链接
· 河北省召开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海南2011年计划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9.4576万套
· 陈政高: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 福建:8月底前开建逾25万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
· 李克强出席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