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廖翊)2011年全国古籍评审工作18日在京召开,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工作即日起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此次共有9665部古籍材料送交专家评审,其中经部古籍1444部,史部古籍2182部,子部古籍2095部,集部古籍3459部;简帛古籍30部;碑帖124部;佛经331部;民族文字古籍688部。另有24家古籍收藏单位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布达拉宫、少林寺等宗教单位。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表示,此次古籍申报的特点是残本较多,稿本申报量相对较大。尽管评审难度大,但评审工作必须秉承“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的遴选标准,让评审结果经得起检验,站得住脚。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旨在以评审工作为契机,逐步建立完善的古籍保护制度,加强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管理,推动各古籍收藏单位改善古籍保护条件,以此带动古籍保护工作科学、规范、全面、持续开展。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已进行了三批评审,共计98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0家藏书单位成为“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初步建立了随机评审工作机制。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中发现了一批珍贵古籍,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藏《十三经注疏》、辽宁省图书馆藏元余卓刻本《诚斋四六发遣膏馥》等。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全国古籍评审工作会议上指出,申报评审工作对促进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扩大古籍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珍贵古籍的评审工作学术性和专业性很强,要继续发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研究解决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全国古籍评审专家委员会即日起至7月29日,将采取分组评审形式,对所申报古籍材料及古籍收藏单位进行初评,经由专家复审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评审结果。

 
 
 相关链接
· 我国将建立古籍保护工作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 文化部将研究制定条例推进古籍保护工作规范化
· "十一五"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绩
· 国家民委: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超过5000种
· 新闻出版总署:专业古籍出版社年出书品种逾5千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