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致力社区服务精细化力促社会管理创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9日 11时2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9月29日电(记者 王骏勇)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北濠东村社区活跃着这样一支“巾帼义工队”:她们由一群“80后”年轻女性组建而成,以社区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免费提供居家养老等志愿服务,成为当地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像这样的社团组织,崇川有1200多支,包括以“维修110”为代表的自我服务类,以“方寸天地”集邮协会为代表的兴趣爱好类,以及以“3G”环保联盟为代表的共同管理类三大类社区社团组织,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这是江苏众多社区服务管理新形式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社区面临巨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压力。尤其是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退休人员的增加,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是对社区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江苏一直致力于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并以此带动社会管理创新。今年5月,江苏专门安排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出台《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决定实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固本强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和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等“六大行动”,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其中提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推广“网格化管理”经验,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3公里管理服务圈。

    “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深有感触地说,“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使社会管理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在南京市建邺区,原先一个社区内工作人员有30人,分属街道、民政、劳动、计生等10多个部门,不能形成工作合力,工作效率低下,且社区“行政化”倾向明显,过多的行政事务使之无暇服务群众。深层矛盾“逼”出了社区体制大变革:“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建邺模式”,让社区居委会成为社区群众的“代言人”,组织服务工作,回归了自治功能,成为全国的样板。

    “居民需求什么,社区就服务什么。”这成为江苏以社区服务带动社会管理的一条基本经验。

    苏州市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企业化运作的“居家乐”养老服务系统,让居家老人通过一部电话,就能24小时享受温馨、体贴、标准化的服务。如今,这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已覆盖当地大部分老人。2009年7月,苏州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被民政部授予“科技成果创新奖三等奖”。

    江苏的社区服务管理也延伸到了“城中村”。泰州海陵区是主城区,也有一些“城中村”因为环境脏乱差而成为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此,海陵区主动将“城中村”综合治理提上议事日程,全力开展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全警进社区、全力解民忧”爱民走访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基层综治干部深入到每个“城中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先后走访家庭12.5万户、群众20余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700多条,为群众解决困难300多件。

    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也考验着城市社区的管理能力。江苏现有流动人口1800万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2005年,苏州开始提出了“新苏州人”的概念,制定实施了“新苏州人计划”,在就业、培训、医疗保险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实行“三等同”。在南京也有“新南京人”的说法,其实,在江苏他们都是“新江苏人”。

    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和管理,江苏省尽量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集中服务和管理。全省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总面积近3000万平方米,集中率达44%,部分县(市、区)超过60%。外来人口超过1000人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外来人口管理站,政府出资招聘了9万名专兼职协管员,融管理于服务之中。

 
 
 相关链接
· 北京: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 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巾帼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动
· 我国社区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志愿者已逾2500万人
· 宁夏社区服务将进入"数字时代" 年内建500个网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