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林晖)记者29日从国家防总获悉,当前西南5省(区、市)水利工程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四成,有90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1500多座小水库干涸,抗旱水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人饮解困成为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5096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9808万亩),有1297万人、799万头大牲畜(多年同期平均值732万人、559万头)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3622万亩,有1150万人、51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耕地受旱面积和饮水困难人数较9月上旬旱情高峰时分别减少1887万亩、255万人。
目前,旱区各地把抗旱保人饮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库塘蓄水,为长期抗旱做好充分的准备。
贵州省组织编制了全省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干旱灾害城镇应急供水方案,先后派出50多个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对现有水源保证正常供水天数少于90天的县城,按照每个县安排50万元至300万元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已在黔东南州成功打出4眼抗旱水源井,日出水量达2592方,可解决8万人的因旱饮水困难。
云南省及时安排下拨抗旱经费1.62亿元支持旱区抗旱。楚雄州实行包库蓄水责任制,每一座水库都有责任人负责增蓄工作,确保完成蓄水抗旱任务。曲靖市抽调万名干部下基层抗大旱、保民生,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抗旱救灾工作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指派出多个工作组,重点检查指导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尽快发挥抗旱效益,旱区各地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34亿元保障人饮安全。


这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阿玉林水库干涸的库底(9月7日摄)。记者从9日召开的云南省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云南省目前的干旱已造成全省9个州市66个县(市、区)849.7万人受灾,300万人、15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此外,干旱也造成全省1403万亩大春作物受灾,成灾808万亩、绝收92万亩。目前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抗旱资金3.69亿元,组织305万人次到生产一线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全国大部地区开始秋收 西南旱区全力抗旱保人饮
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大部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西南大部秋粮形势总体向好,干旱对局部重旱区秋粮生产影响基本已成定局。随着秋收工作全面展开,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同步减少,西南部分旱区9月中旬后出现有效降雨过程,人饮困难有所缓解。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5096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9808万亩),有1297万人、799万头大牲畜(多年同期平均值732万人、559万头)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区、市)秋收进度已过6成,目前耕地受旱面积3622万亩,有1150万人、51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耕地受旱面积和饮水困难人数较9月上旬旱情高峰时分别减少1887万亩、255万人。 >>>详细阅读
水利部: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增强抗旱服务能力
随着抽水泵的轰鸣声,一股股宝贵的流水欢快地淌进干涸的稻田。连日来,贵州黔南州水利局抗旱服务队在贵定县旧治镇黄土村,用10多台抽水泵把百米外的瓮城河水抽上来,在秧苗灌浆的最关键时刻,给久旱的稻田浇上了及时水。村民罗大德望着一股股水流进自家的3亩多稻田,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说:“本不指望的稻田有救了,抗旱服务队真是帮了大忙。”
7月份以来,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抗旱服务队,日夜战斗在田间地头、城乡山村,帮助旱区群众抗旱浇地、解决饮水困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旱灾影响和损失。据国家防办统计,旱情发生以来,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抗旱服务队已累计投入抗旱人员2万人(次)、抗旱设备3.5万台套,打井1227眼,维修抗旱设备2.4万台套,拉水送水41万吨,应急解决了463万人(次)、21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灌面积945万亩(次),抗旱减灾效益十分显著。 >>>详细阅读
抗旱服务队:奋战在全国各地抗旱一线的突击队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林晖、翟平国)伴着抽水泵的轰鸣声,一股股清泉淌进干涸的稻田。连日来,贵州省黔南州抗旱服务队在贵定县旧治镇黄土村,用10多台抽水泵把百米外的瓮城河水抽进沟渠,在水稻灌浆的关键时刻,帮助村民把久旱的稻田浇了个遍。
“本不指望的稻田有救了,抗旱服务队真是帮了大忙。”望着一股股水流进自家的3亩多稻田,村民罗大德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今年7月份以来,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5省份的各级抗旱服务队日夜战斗在田间地头、城乡山村,帮助旱区群众抗旱浇地、解决饮水困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旱灾影响和损失。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