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神八成功对接天宫一号 中国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3日 02时10分   来源:新华社

    这是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摄像头拍摄的交会对接瞬间。新华社发(视频截图)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贾永、徐壮志、李宣良)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0时16分,1日5时58分07秒发射的神八飞船飞抵对接入口点,与先它32天又8小时前升空的天宫一号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二者相距5公里。

    发生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这历史性一幕,实时显示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的屏幕上:400米,140米,30米……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追上以7.8公里/秒高速飞行的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开始携手遨游太空。它们的太空“双人舞”将绕地球飞行12天。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从“牵手”到“相拥”,交会对接历时7分12秒。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随后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舱体最大直径3.35米,有效活动空间超过15立方米,可满足2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神舟八号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

    相约太空,入轨后距天宫一号1万公里左右的神舟八号,跨越了近130万公里追逐历程。

    身兼飞船和空间实验室两个系统总设计师的张柏楠把此次相会比作“万里穿针”。他说,神舟八号先后跨过了瞄准、追赶、精控、防撞四道难关。

    “让两个8吨多的庞然大物,对接机构挨近时误差在18厘米之内,姿态小于5度,就像飞船拿着一根线,穿到天宫握的那根绣花针的针眼里去。”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经受的最为复杂的考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在全世界所进行的300余次交会对接中,出现故障17次,“但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空间站建设就指日可待。”

    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进行至少有一次为载人飞行的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试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披露,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初步选拔,包括2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乘组正在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训练。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终目标,将于2020年前后在轨组装的空间站预计60吨左右。杨利伟说,空间站的建成有可能让载荷专家、工程师等非职业航天员加入飞行乘组,“‘太空游客’乘坐神舟访问中国空间站的日子将不再遥远。”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李宣良 谢波)北京时间2日17时05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飞行第24圈时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对飞船运行轨道进行了精确组合修正,使其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 >>>详细内容

交会对接:突破三大挑战 引导神八追逐“天宫”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 赵薇)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在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引领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也对载人航天的轨道控制提出了新要求。北京飞控中心轨道室工程师李勰2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与以往的航天发射相比,引导两个目标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其轨道计算与控制的难度是空前的。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亲密接触”,给轨道控制带来的挑战之一是协同难度增大。李勰说,过去的轨道控制任务相对比较简单,飞船飞行到第5圈时轨道由椭圆形变成圆形,最多只需进行两次轨道维持。而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一号将进行多次变轨,轨道控制协同难度远超从前。 >>>详细内容

 
 
 相关链接
·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
· 6大关节点考验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 “飞向天宫之路”——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全程实录
· “此去太空会天宫”——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全记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