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南通以人性服务人本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8日 17时5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1月28日电(记者 王骏勇)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曾在全国首创大调解等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的江苏省南通市,近年来坚持抓住“人”这个核心做足文章,以同城化待遇、人性化帮教和均等化服务,促外来人口、特殊人群、新社会人等重点群体实现身份、认同、归属的转变,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维护了稳定,增进了和谐,创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南通经验”。

    同城化待遇:让“外地人”变成“本地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考验着城市的管理神经。南通市委副书记陈斌说,南通市现有外来人员超过120万,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他们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又是社会管理的新兴人群。南通努力做到以他们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他们的需求为第一选择,以他们的满意为第一标准,用同城化待遇,让“外地人”真正成为“本地人”。

    近年来,南通着力推动外来人口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权利保障型管理转变,深化服务,逐步推进同等待遇,建立了110多个融登记办证、就业介绍、房屋租赁、权益维护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镇街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外来人口的“娘家”、流动人口的“管家”和工厂企业的“亲家”。

    同时,大力推进外来人口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三集中”建设,并以此为依托,为外来人口提供生活、文化、社区警务、法制宣传等“一条龙”服务,有效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南通大力推进“一证通”制度,将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同规划、同推进,逐步使外来人口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待遇。

    “虽然我是安徽人,但是我在南通一点都没有外乡人的感觉。”今年32岁的夏效凤,2008年调到上海携程旅行网公司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服务联络中心工作。她介绍说,目前住在政府为外来务工人员兴建的集中居住区“四海家园”小区内,条件特别好,就像家一样。孩子今年10岁,就在附近的实验小学上学,还不用交借读费。

    “让梦在这里扎根,让心在这里泊岸,这里就是你温馨的家园。”正如“四海家园”的这句广告语,南通正以更加包容的胸怀,让千千万万个夏效凤享受发展的成果,加速融入本地。

    人性化帮教:让“特殊人”变成“正常人”

    有一些人,走了弯路、误入歧途,他们的行为需要精心矫治,他们的心灵更需要真情抚慰。针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涉毒和问题少年等社会边缘人群,南通市通过法制宣传、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等方式,注重心灵“矫正”和“医治”,多渠道解开他们的“心结”,更好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犯罪。

    家住崇川区城东街道的服刑人员花某,假释回家后便面临困境:妻子患肺结核住院,孩子缺钱上学,旧房拆迁需买新房,自己又无收入。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街道的社工来了,一次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发挥修家电的一技之长,开个维修店走出困境。接着,社工又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帮助寻找店面房,店铺很快开业。之后,社工又帮助他解决了烦心的房产证等问题,花某表示将自食其力,尽快回归社会。

    走进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小白心理工作室”,这里的房间颇有温馨感,室内装修以淡绿浅黄为主色调,沙盘游戏、音乐放松、心理测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针对矫正对象的心理治疗方法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指着墙上布满绿点的大屏幕说,中心对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进行GPS定位,每一个绿点代表一个对象,每个对象每天的活动轨迹和当前所处位置均与监控管理平台联网,一旦离开所在辖区系统将会自动报警。

    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说,对于特殊人群,教育和挽救、管理和服务,不能偏废。为最大限度促其顺利回归社会,南通市9个县市区构建了集“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心理矫治”等职能于一体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镇街建立了专业社工服务中心和心理矫治咨询中心,有效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指导、教育引导、管理矫治等各项服务。

    同时,以企业为依托,以优惠政策作支撑,构建融人群管理、社区矫正、心理矫治、阳光就业于一体的“三中心一基地”,形成管、教、帮、扶于一体的特殊人群管理体系。近两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帮教率均超过98%,99%以上的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均等化服务:让“社会人”变成“社区人”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再加上大量拆迁安置的新居民,社会人的成分愈加复杂,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南通着力加强社区建设,将社会人纳入社区来服务和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除了城市社区、城郊社区外,南通“农改居”的新型社区就达412个,居民150多万,并且呈现出人群多元、矛盾多发、诉求多样的新情况。

    南通整合各方力量,推行均等化服务,在全市所有社区建立公共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民生服务站、社情民意收集室、卫生服务中心、慈善超市以及各类文教体等服务阵地,把矛盾调解、治安联防、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等机制引入社区,切实把社区建成新形势下为各类群体提供人性化管理与便捷化服务的综合平台。

    崇川区委书记吴旭说,加强社区管理应充分发挥社区群众自治功能。崇川围绕提升社区居民议事决策水平,设立居民议事厅,定期组织居民代表、楼组长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谋良策;针对社区矛盾纠纷多发的情况,整合“老、中、青”力量,成立“快乐调解俱乐部”,以微笑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和谐为主线;“平安守望团”“综治长安服务队”“红白事理事会”“义工联合会”等一大批群众自治组织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社会管理,人是核心,把人的因素考虑充分,把人的关系理顺,就抓住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这也是南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紧抓不放的一根主线。”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

 
 
 相关链接
· 中央综治办在涿州市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
· 天津市召开家庭幸福促进和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
· 江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行动
· 山东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础 重点突破
· 李盛霖:加快发展现代交通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江苏省致力社区服务精细化力促社会管理创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