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首次审议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6日 16时43分   来源:新华社

我国将立法完善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赵超、余晓洁)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首次审议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就进一步完善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作出规定。

    这部法律草案对中国公民出境入境证件管理作出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证件主要是护照,中国公民往来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是专门的通行证件。护照法对公民申领护照作了专门规定,国务院制定的中国公民因私往来港澳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对公民申领相关通行证件作了规定。

    为此,草案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往来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公民往来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通行证件。

    草案还对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草案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经边防检查机关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中国公民有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能出境;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境外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出境后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等情形的,不准出境。

我国拟立法明确外国人停留管理和居留管理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赵超、余晓洁)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首次审议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明确划分了外国人停留管理和居留管理。

    草案以180日作为外国人入境停留和居留的界限。草案规定,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超过180日的,凭签证并按照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停留;超过180日的,应当自入境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办理居留证件应当留存指纹信息。草案还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不得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并应当在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届满前离境;外国人应当随身携带有效证件接受公安机关查验,住宿应当进行登记,未经批准不得进入限制外国人进入的区域。

    永久居留制度对于引智引资具有积极作用,是国际通行做法,草案对此作出规定指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者符合其他在中国永久居留条件的外国人,经本人申请和公安部批准,取得永久居留资格。

    此外,我国于1982年加入了难民地位公约,为了履行有关国际义务,草案规定,申请难民地位的外国人,在难民地位甄别期间,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临时身份证明在中国境内停留;被认定为难民的外国人,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难民身份证件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六省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快速通关合作备忘录
· 湖北:符合相关条件公民可上网申办出入境证照
· 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检务及口岸业务工作会议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