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雪龙”号科考船第三次穿越“咆哮”西风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7日 07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号1月16日电(记者黄小希)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于船时14日下午完成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的物资补给,启程返回南极中山站。途中,“雪龙”号科考船经历了本次航程中的第三次西风带穿越。

    随船气象预报员孙虎林介绍说,“雪龙”号科考船从乌斯怀亚出发时,面临前中后三个气旋的“夹击”,前后两个是强气旋,中间一个气旋较弱,因此最初计划的航线在第一个强气旋后部大的涌浪过后开始转向东南方向,以使“雪龙”号尽量避开第二个较弱气旋的涌浪区,然后再南下。

    “但‘雪龙’号科考船出发后,第一个强气旋的大涌浪区减弱速度比预计的慢,为减弱大涌浪对船舶航行的影响,‘雪龙’号航向由东南改为向南,这样一来就受到第二个气旋带来的风浪影响,同时第二个气旋的风比预计要大一些。”孙虎林说,此次穿越西风带,“雪龙”号科考船遇到的风力最高达8至9级、阵风10级,涌浪高度达4至5米,“比前两次穿越西风带时遇到的涌浪都要大一些”。

    船时15日凌晨,记者房间里的柜子、椅子、箱子以及其他没有被固定好的物品,仿佛被施了魔法,“欢快自在”地活动着——柜子的门一开一合,椅子和箱子在地上来回移动,桌子上的水杯和笔也摔到地上。走廊里还不时传来房门碰撞的声响。

    15日早上,摇晃中的“雪龙”号明显安静了许多,晕船的队员大都在房间里休息。船身的摆动让行走变得很困难,稍不留神就会失去平衡,必须抓住扶栏才能避免摔跤。站在6层的驾驶台,不时能看见海浪猛烈撞击船头,并掀起阵阵水雾。当班的船员全神贯注地观察前方海况,随时调整船的方向,尽量避浪前行。

    为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转,“雪龙”号科考船轮机部从15日凌晨开始加强人力,加大巡视力度,防止电力、自动化等方面出现问题。

    据了解,随着“雪龙”号科考船于15日傍晚驶入第二个和第三个气旋的高压“脊”区,风和浪相对减小,风向的变化对之前的涌浪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船身趋于平稳。16日上午,风力已降至4级左右,涌浪约为2.5米。

    “雪龙”号科考船于船时9日19时左右(北京时间10日6时左右)抵达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码头。靠港期间,“雪龙”号共补充淡水514吨、燃油800吨、润滑油6.5吨以及部分蔬菜水果。

 
 
 相关链接
·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阿根廷乌斯怀亚港补给物资
·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阿根廷乌斯怀亚港进行物资补给
· “雪龙”号经过16天昼夜航行驶抵南极长城站附近
· "雪龙"号助力北斗导航 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
· “雪龙”号科考船驶离海冰区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