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预计2015年产值将超2250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27日 09时0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吴晶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预计 2015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

    蓝皮书指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大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度和与通信产业的融合度,将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发展得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涉足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业的厂商与机构超过5000家,2010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我国北斗一号终端持有量已达8万余套,活动用户数3万余个。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关键的发展转折时期和最佳发展成长期,卫星导航产业将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预计2015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卫星导航终端社会持有量有望达到3.4亿台左右。

    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分为主报告、产业大观篇、产业创新篇、资本运作篇、企业管理篇、国际市场篇等几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雪龙'号助力北斗导航 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

    新华社“雪龙”号12月27日电(记者黄小希)凌晨5点、凌晨4点、凌晨3点……深夜12点、深夜11点,随着“雪龙”号科考船不停地从一个时区驶入另一个时区,第2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贾超广的工作时间也不断调整。

    贾超广负责对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初始运行阶段动态定位测速性能评估船载数据的采集。27日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向南极开进的“雪龙”号和贾超广也为此作出贡献。

    每天的格林尼治时间零点,贾超广都要准时从安装在“雪龙”号科考船6层驾驶台的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伪距、载波、多普勒、导航电文等数据。这些数据将被用于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质量、信号强度、定位测速精度、授时精度等。在固定时间读取数据,主要是为了数据存储的有序性,方便后期对总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雪龙"号助力北斗导航 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
·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7日起提供试运行服务
·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步入新阶段
· 国内第二个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 中国10年后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我国首次向全球发布全球卫星导航“位置云”概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