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4月16日电(记者 郭奔胜)在农民家中住上几天,同吃同住同劳动,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办法上来,从省委书记、省长到机关处级干部蹲点调研没有例外……今年开春以来,江苏省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下基层活动,要求“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这一做法深受群众欢迎。
“三解三促”成常态
4月6日至10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分别到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和金湖县戴楼镇楼庄村蹲点调研,吃住在农家,不搞层层陪同,由村干部当向导,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民意。这是省级主要负责人第二年驻村蹲点开展“三解三促”活动。
据省委机关工委书记邢春宁介绍,“三解三促”是指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在去年101名省、厅两级机关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的基础上,今年2月,江苏省委再次把“三解三促”作为领导干部下基层、改作风的重要载体,活动主体除了扩大到省级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还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县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与全覆盖、所有村(社区)联系全覆盖、有重点信访案件地区落实领导包案全覆盖。
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住到村里当5天农民,这让村民既惊奇又高兴,他们踊跃发言,讲述实情。垫湖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封其兵说,省领导用当农民的方式把身心沉到基层,获取到了机关里无法掌握的新鲜信息,这不仅有利于思考农村发展,也有利于谋划苏北乃至全省的发展。
截至目前,江苏省级机关有50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陆续深入农村、社区和基层一线驻点调研,调研课题有1190个;1600多名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在乡镇(街道)建立了联系点,1万多名乡镇、3000多名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村(社区)建立了联系点。
联系群众向下扎根
“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全年累计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个月基础上,集中5天-7天到农村、社区、企业、基层单位等开展驻点调研,与群众打成一片,至少接访一天……”江苏省《关于在省级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给出了干部下基层的路径、方法。
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在农户家开展春季农业生产调研,他说,吃农家饭感觉特别有味,住农家屋感觉特别实在,整天和农民打成一片,感觉特别亲近。他在蹲点现场与村民一起研究解决粮食生产、特色水产养殖、农田改造等问题。
“一个部门的事好办,两个部门的事商量办,多个部门的事很难办。”针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机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导致“事难办”等现象,江苏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活动的同时,在机关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中分别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三代三帮”等主题实践活动。南通在全市推广“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全市124个乡镇、街道设立代理服务中心,1918个村(社区)设置代理服务站,全市参加代理活动的党员干部4.5万人。
目前,全省逐级建立了联系点,并以点连线、以线扩面,构建了零距离、无遗漏、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络,形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整体联动机制。
科学发展向上攀登
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到2015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急需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汲取推动科学发展的智慧。
从3月下旬开始,省农业资源开发局主要负责人围绕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专题进行调研,他们一行7人骑自行车行程1108公里,13天走访14个县(市、区)的多个农户,掌握了一手资料,为系统解决区域内的富民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
江苏省经信委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建立企业联系点,全年走访企业50家-100家,围绕“万企升级”计划等内容,开展蹲点调研,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出谋划策。
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苏北工作会前夕,到农村通过“当5天农民”的方式,来思考苏北按县为单位如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支撑苏北跨越发展。垫湖村农民周茂服说,省领导先当农民再开会做决策,出台的政策一定能够符合我们的想法。
江苏省农委在“三解三促”活动中,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平台,牵头组织省级34家农技推广、农业科研和涉农教学单位与38个县(市、区)实施挂钩对接,把特色专业村的20%农户培育成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干部下基层中,省委特别强调机关的领导干部带着决策思路走下去,带着基层问题走上来,在‘一下一上’过程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系统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省委机关工委副巡视员杨庆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