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科学家研究实现多种"植物界大熊猫"野外回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03日 16时5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6月3日电(记者梁钢华)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多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该科研专项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任海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实施,研究回归的品种为杜鹃红山茶、长梗木莲和伯乐树。

    任海研究员介绍,这3种木本植物均为珍稀濒危植物,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其中,杜鹃红山茶是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因其花比普通山茶花美艳因而又有“世界名花”的美名,仅限于广东阳春境内零星分布。

    长梗木莲是木兰科乔木,其树形优美,材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世界范围内仅在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有1个种群,且只有11株成熟植株,属珍稀濒危植物。

    伯乐树又名山桃树和钟萼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除树形和花漂亮外,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为实现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恢复,研究人员于2011年起在广东省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广东省田心自然保护区分别就地和异地回归了近百株杜鹃红山茶的嫁接苗,在田心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异地回归了长梗木莲和伯乐树两种乔木幼苗各约50株。目前,这些回归的植物生长良好,两个保护区组织人员根据实验设计开始了长期定位观测,直至它们开花结果,适应当地生长。

 
 
 相关链接
· 甘肃启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 大范围采集大熊猫DNA
· 1200多尾“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在长江三峡放流
· 陕西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展开 预设调查样线422条
· 林业局:中加两国签署大熊猫合作保护与研究协议
· 中国赠法大熊猫“欢欢”和“圆仔”抵达法国戴高乐机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