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寄语十八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者新愿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0日 15时2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0月20日电(记者 王大千)记者近日走访青海柴达木地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听一些建设者对党的十八大的期盼,以及各自心中的新愿景。

    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及高原生物资源,素有“聚宝盆”之称。作为2005年国家批准建设的首批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理念,在科技攻关、招商引资、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初见成效,循环经济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盆地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公司总裁李小松告诉记者,柴达木地区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其各类资源总量达601亿吨,但受技术条件和发展阶段的限制,多年来一直以钾的开发为主,大量钠、镁、锂等伴生资源被当做“废料”排放。近几年,这里从单一开发转向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等,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科技创新使我们走上以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产业链条纵横延伸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之路。”李小松说,10月初,从国家发改委传来好消息,总投资80.4亿元的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项目获批,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希望相关工程能快速实施,同时加强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实现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高度融合和产品链耦合为载体的盐湖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带动试验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格尔木市昆仑经济开发区,现有225户注册企业,近年来这里不断完善水、电、路、燃气、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为各类招商引资项目进驻提供了有利条件,2010年以来的签约资金达到77.5亿元。

    昆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长青说,如今的经济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首要评估标准,希望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能够鼓励更多低碳、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引导园区坚定不移地走循环、绿色、高效发展之路。

    谈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青藏铁路公司副总经理苗肖华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青藏铁路公司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大型企业修建了铁路专用线,并开通集装箱运输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产品运输,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

    苗肖华告诉记者,目前,试验区内已建设开通了7条铁路专用线,为经济发展服务。他期盼,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划,将青藏铁路网发展成为“东接成昆、南连西藏、西达新疆、北上敦煌”的西部铁路枢纽,形成大能力的运输通道,为柴达木资源的开发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

 
 
 相关链接
· 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环首都区域警务合作会议召开
· 十八大消防安保成效显著 四个月未发生特大火灾
· 汪洋赴广东肇庆看望慰问党的十八大代表贾东亮
· 国家更富强,百姓更富裕——韶山干群十八大期盼
· 北京市召开十八大安保工作大会 吉林出席并讲话
· 孟建柱出席北京市公安局党的十八大安保誓师大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