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1日电(记者 朱国贤 曹志恒)“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在火热进行中,新疆有4位“草根英雄”在全国60位候选人中得票数暂列前十,其中私车公用大叔”艾尼瓦尔·芒素和新疆喀什“残疾人之友”刘勇的网络得票遥遥领先。
天山网网民评论说:新疆连续出现感人的“草根”英雄,是因为人们发现感动、评判英雄的标准趋于现代和理性,跳出了族群和职业的局限。这些“草根”英雄,集中体现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说:“新疆精神已经渗透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政府倡导文化引领 群众认同融合进步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确立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战略,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特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
在中央和援疆省市帮助下,在跨越式发展中,新疆各族人民用不平凡的行动践行“新疆精神”,他们的“微事迹”汇聚成“正能量”广为传颂,让新疆充满活力和大爱。
艾尼瓦尔·芒素是和田电力公司拉斯奎镇火电厂的一名职工,从2007年冬天开始,他自掏腰包,搭上成本数万元,用自家车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乘客上万人,被称为“车河里一面流动的党旗”。而“越是残疾,越要美丽”的刘勇,放弃了深圳的优越条件,千里迢迢来到祖国最西端的喀什,为这里的残疾人创造学习和就业的机会。
短短几年间,天山南北先后涌现出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修桥老人”依那亚提、“私车公用大叔”艾尼瓦尔·芒素、“守墓老兵”艾买尔·依提、“最可敬”村支书刘国忠、“吐鲁番妈妈”阿依先木、“举家西迁”援疆医生欧阳栋等数十名最基层的“微典型”。
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磊认为,这些“微典型”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来自最基层,他们所做的“小事情”被各族各界普遍认可,特别是被网民和媒体广为传播。
改善民生赢得民心 扎根基层践行“新疆精神”
在天山南北,连续三年的“民生建设年”正在加快推进,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2012年已占到全疆公共支出的70%以上;民生建设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受到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微人物”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普遍认识到,普通劳动者和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人们,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力军。
在喀什地区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记者看到,村支书刘国忠家的三间平房年久失修,但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带领党员和群众艰苦创业,使科克墩村告别了无电、无路和长期喝苦水的历史,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8年的320元增加到去年的74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连续30年实现了无上访户、无刑事案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重大安全事故。
刘国忠说:“群众信任我,我也要把群众当亲人。”
喀什地委书记程振山说,在刘国忠身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品质,集中体现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传递“正能量” 感恩“最美新疆”
新疆各地竞相涌现出“和田大叔”、“善良妈妈”等“草根”英雄,表现出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文化的人的最淳朴、最本质的爱,是人性的“正能量”。
新疆心理学专家周小西说,在新疆,平凡人的事迹得到了用心的呵护和彰显,“正能量”还需要进一步互动,在社会里流淌,它的传递不仅需要“草根”的努力,政府、媒体也应该加入传递的大军中来,让“微奉献”者感受到温暖,从而引导、促使“正能量”旺盛生长。
在网络上,记者看到这些“正能量”不断传递,感染、教育和影响着不同的群体,很多人表达了敬佩之意。网民“阿依提拉”说,美丽新疆、美丽心灵,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新疆之美,不仅美在景色秀丽,更美的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新疆精神”,这种精神就像天山雪松、沙漠胡杨、戈壁红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