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28日 19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江国成、杜宇)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什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这一目标是否有路线图和时间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保障人人公平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最近在谈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时表示,通俗地讲,均等化等于不论贫富、性别、地域都可以公平地获得基本公共服务,这里强调的是机会均等,并不是简单地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他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上也包含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要求。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时间表,到2015年,我国将在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争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 加大政府投入

    为促进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决定在2011-2015年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和加大对弱势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等。

    胡祖才表示,我国将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包括新农合、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三种不同的制度。另外,我国还将逐步实现医保制度的均等化。有的地方已开始统一城市居民和农民医保。

    为统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尽快提高这些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同时鼓励发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中央财政将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资源均衡配置。

    加快改革 循序渐进推进均等化

    我国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差异非常明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为此,发展改革委表示,我国要率先实现县域内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均等化,然后逐步做到地区、省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专家认为,在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我国亟待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住房保障为例,许多地方在制定保障房建设和配置计划时,较少考虑非户籍常住人口的需求,出现保障房闲置与住房困难人群并存的局面。

    但坚冰正在打破:发展改革委18日宣布,明年我国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抓紧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26日明确要求,明年地级以上城市要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北京市燕保·京原家园118套房源将面向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并已通过公租房备案的外省市来京工作家庭配租,租金每平方米为37元。这是“外地人”首次在京享受公租房待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几年我国迫切需要尽快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

    他说,我国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标准;加快建立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问责制。 

 
 
 相关链接
· 2012年全国共解决7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医疗“倒金字塔”渐翻转
· 农业部: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贵在抓实 贵在实抓
· 国土资源部党组会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