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 李劲峰)武汉市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目前,全市已扶持各类家庭农场167家,平均每家获得补贴近4万元。
据武汉市农业局介绍,武汉市培育的家庭农场主要有种植、水产、种养型和循环农业四类。市内上千家种养殖大户中,已有167家成功申报家庭农场并获扶持。这些家庭农场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最高达80万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的“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武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报武汉市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得具备武汉市农村户籍、从事农业生产发展,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具有5年以上主产业种养经营经验等条件,按照“先建后补”方式获得相关补贴资金。
根据规划,武汉市到2015年将发展1000家家庭农场。运营成熟后,还将探索“合作农场”、“公司+家庭农场+基地”等模式,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提升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