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白皮书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持续稳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6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包括:经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说,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级国家机关的意志和行动。继“人权”分别庄严载入中国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并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持续稳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白皮书说,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和主要原则。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将人权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全面、协调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奋斗,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民主建设水平、依法治国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环境保护水平,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白皮书同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区域差异较大,资源有限,环境和生态保护压力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较多,需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加以解决。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白皮书:我国积极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华春雨、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积极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白皮书说,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为保障就业提供了条件。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公民工作权。2008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2012年,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国家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8.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带动2800万农民就业。
此外,根据白皮书,2012年,我国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32.9万人;城镇实际在业残疾人达到444.8万;1770.3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2011年,全国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约2200万人次。2012年,中央财政支出就业专项资金454亿元,用于支持落实相关促进就业的政策。2010-2012年,农业部依托“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培训补助资金33亿元,培训农民930万人次。
白皮书:我国重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华春雨、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重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
白皮书说,近年来,我国努力构建完善的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体系,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迄今,中国共21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有7个项目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有30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398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白皮书说,2011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供水量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6%。截至2012年底,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已经覆盖全部省份,共设立水质监测点近3万个。2010-2012年,全国累计解决了1.72亿农村居民和230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以来,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8万座。
白皮书指出,国家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颁布了多项安全生产标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入治理违规违章行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2012年,全国查处无证和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144万起,违规违章行为305万起。平均每年培训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500多万人次,农民工1300万人次,煤矿班组长13万人。发布了1022项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和355项新型安全实用产品,集中推广了100个安全动态监测监控项目。
根据白皮书,我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2011年比2010年分别下降4.3%、5.1%,2012年比2011年又分别下降3.1%、4.7%;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事故死亡率、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2011年比2010年分别下降13.9%、11.7%、24.7%和12.5%,2012年比2011年又分别下降18%、13%、34%和11%。
白皮书:初步建成覆盖各环境要素的国家、地方环境监测网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实施地表水、空气、酸沉降、沙尘天气影响、饮用水水源地、近海海域、城市噪声、生态等各环境要素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应急预警监测,初步建成了覆盖各环境要素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
白皮书指出,公民享有清洁生活环境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例如,2012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环境一号C星,细颗粒物(PM2.5)被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2008年至2012年,累计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600万吨。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340座,日处理能力1.42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4.9%。
白皮书说,“十城万盏工程”计划在多个试点城市的公共照明领域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目前已有160万盏以上LED灯具得到示范应用,累计节电超过1.64亿千瓦时。
根据白皮书,2008年至2012年,中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水泥产能7.75亿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5.7%和17.5%。
白皮书:国家保护被羁押人权利 66.1%的看守所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国家保护被羁押人权利,到2012年底,全国89.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机制;66.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羁押人心理咨询室;70.5%的看守所实现留所服刑罪犯互联网双向视频会见。
白皮书说,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取得新进展。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2012年,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55582件次,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196件,对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1799件次。
白皮书指出,中国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死刑罪名削减幅度近五分之一。修正案还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适用死刑作了限制性规定。
此外,白皮书指出,中国律师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完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辩护人地位,明确要求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有律师的,都要听取律师意见并附卷。扩大了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将审判阶段提供法律援助修改为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均提供法律援助。
根据白皮书,2012年,全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万余件,提供法律咨询568万人次,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56.4%和17.1%。
白皮书:微博每天发布、转发信息逾2亿条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傅双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公众的知情范围日益扩大,表达空间不断拓展。
白皮书说,国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基本形成。2003年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10年开始,各级政府推进财政预算公开。2012年,有97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9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决算,9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
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2012年,全国省级以上党和政府机构举办新闻发布会2200多场。互联网已成为公民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白皮书说,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据对中国最有影响的10家网站统计,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300多万条,微博客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2亿条。
白皮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中国人权保障的法制化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傅双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了中国人权保障的法制化。
白皮书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保障人权,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十分注重从保障人权的要求出发修改有关法律法规。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并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查起诉、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的修改完善和增加规定特别程序中,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这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对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了起诉和受理程序、开庭前准备程序、简易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完善了保全制度、证据制度和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对案外被侵害人的救济程序。
白皮书:我国从制度上实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程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我国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白皮书说,国家制定了社会保险法,修改了工伤保险条例。目前,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21元。各项医疗保险参保超过13亿人,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超过8亿人。参加全国工伤保险的人数达18993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129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达717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225万人,比2011年增加9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5445万人,比2011年增加1553万人。
白皮书说,我国全面建立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总体实现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有序转移。失业保险金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也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分别从最初的年人均20元人民币、40元人民币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人民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以上、70%以上和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均不低于6万元,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
2012年,在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等8类大病保障试点的基础上,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种大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费用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
白皮书: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三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程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到2012年底,中国有世界遗产41处,总数居世界第三。有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入选“优秀实践名册”。
白皮书说,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与传播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保障。2011年,国家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国务院公布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352处,历史名城119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公布三批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化部命名四批1986个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1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白皮书说,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有515个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少数民族524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建立。18个少数民族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白皮书说,到2012年5月,民族自治地方有广播电台73座,节目441套,民族语节目105个;电视台90座,节目489套,民族语节目100个。少数民族语言受到特殊保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双语教学,在校生达600多万人。2011年编译出版的民族语言教材达3665种,总印数达4703万多册。
白皮书:中国公民获取社会救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中国公民获取社会救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白皮书说,在低保救助方面,中央财政2012年共安排城乡低保补助资金87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8%。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42.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341万人;城市、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330元、每人每年2068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31.5%和47.3%。全国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45.9万人,平均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年人均4061元,分散供养年人均3008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37.6%和43.1%。
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2012年,安排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16亿元,比2011年增长34.3%,救助受灾群众7800万人次,有效保证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在医疗救助方面,2012年,全国医疗救助人次9134万,支出资金221亿元。
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面,国家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救助机构(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788个。2010-2011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128709人次。
白皮书:全国95%的村实现村务公开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全国95%的村实现村务公开,90%以上的县制订村务公开目录。
白皮书说,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使公民参与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保障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各项事务。
白皮书指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村委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程序。
根据白皮书,截至2012年底,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开展了8至9轮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国98%以上的村委会实行了直接选举,村民平均参选率达到95%。全国95%的村实现村务公开,90%以上的县制订村务公开目录,91%的村建立村务公开栏。
此外,全国每年约有170万名村干部进行述职述廉,对23万多名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2010至2012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社区开展了新一轮换届选举,直接选举率在30%以上。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白皮书: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履约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华春雨 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履约工作。
根据白皮书,中国政府已加入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27项国际人权公约,并积极为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创造条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的义务,包括:
--2010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次履约报告,《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四次合并履约报告,《〈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首次履约报告。
--2010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提交了《残疾人权利公约》首次履约报告,并于2012年9月顺利通过委员会审议,委员们普遍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及履约情况予以肯定。
--2012年,中国政府提交《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七、八次合并履约报告。
--2012年,中国政府成立跨部门协调小组,着手撰写《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六次履约报告。
--2010年至2012年,中国政府先后接待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儿童权利委员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的数位委员来华访问,委员们实地了解了中国履行相关公约的情况,对中国履约状况予以肯定。
--2010年以来,中国继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开展合作,举办了多次形式多样的《儿童权利公约》宣传、培训活动。2012年,中国政府举办了中国参加《儿童权利公约》20周年纪念活动。
白皮书:中国与有关国家通过人权对话增进了解、相互借鉴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与有关国家通过人权对话增进了解、相互借鉴。
白皮书说,中国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有关国家开展双边人权对话与交流。近三年来,中国与美国、欧盟、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分别举行人权对话,还与美国举行中美法律专家交流,与欧盟举行中欧司法研讨会,与澳大利亚开展人权技术合作项目等。
根据白皮书,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派团出席了第10、11、12届亚欧非正式人权研讨会并积极参与有关议题讨论。2010年至2012年,中国人权研究会等主办了第三届至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围绕人权与发展、文化、科技、环境等的关系展开讨论。论坛已经成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人权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国际平台。
“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白皮书说。
白皮书:中国建设性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建设性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
白皮书说,2010年至2011年,中国建设性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重审工作,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人权理事会重审决议。2010年以来,中国代表团出席了第65、66、67届联大第三委员会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3至21次会议,参与了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查工作组第7至14次会议。
“在上述机构和会议中,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与有关人权议题的审议和讨论,发挥建设性作用。”白皮书说。
此外,白皮书指出,中国重视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开展技术合作。2011年,中国与高专办合作举办“中国-联合国司法研讨会”,探讨全球范围内死刑改革趋势等问题,双方均予以积极评价。中国积极支持高专办的工作,2010年至2012年,分别向高专办捐款2万、3万和5万美元。
白皮书: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白皮书说,2009年以来,围绕“住有所居”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在推进城镇住房市场化改革,努力通过发展商品房市场满足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同时,中国政府把满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要,列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白皮书说,2008年至2012年我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310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2.5%左右。此外,全国还有近5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政府发放的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根据白皮书,2012年底,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2.9平方米和37.1平方米,分别比2007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
白皮书同时指出,为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同时废止了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白皮书: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白皮书说,为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中国政府于2011年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总目标。国家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格)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更多低收入人口被纳入扶贫范围。
根据白皮书,2011年全国扶贫对象覆盖人口1.22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2.7%。2012年,中央财政综合扶贫投入2996亿元,比2011年增长31.9%。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2亿元。启动实施了武陵山、六盘山、罗霄山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及“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支持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2011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85元,比2009年增长40.2%,增幅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39万人。国家编制出台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计划“十二五”期间,完成中西部3万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年均6000个村。
此外,白皮书指出,我国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2012年国务院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2年,共扶持229.9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为86.1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3.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白皮书: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白皮书说,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中国政府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
根据白皮书,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201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自治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6055亿元,占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由24.3%提高到25.7%,同时加大了对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及边境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白皮书指出,国家编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6个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的民族纳入扶持范围,安排专项资金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济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支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国家制定了促进牧民增收、支持牧区发展的政策。白皮书说,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成效显著,“2005年至2010年,民族8省区贫困人口从2338.4万人减少到1304.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5%下降到7%,比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快了近5.5个百分点”。
白皮书:我国保障劳动者各项基本权利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我国保障劳动者各项基本权利。
白皮书说,国家先后修改了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保障劳动者各项权利。
根据白皮书,我国工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2年9月,全国建立基层工会组织266.6万个,覆盖企事业机关单位616.6万个,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34.9%和42.8%,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工会组织185.5万个,较2009年增长47%。工会会员达2.8亿人,较2009年增长16.7%,其中非公经济组织会员达1.6亿人,较2009年增长16%。
白皮书同时指出,我国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获得公平报酬的权利。截至2012年9月,全国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22.8万份,覆盖企业308.2万家,覆盖职工1.5亿人,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140%、241%和142%。2012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违法案件41.2万件,督促用人单位与805.5万人次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此外,白皮书指出,2012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22%。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7年的24932元增加到2011年的42452元,年均增长14.23%;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009年的181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4556元,年均增长16.16%。
白皮书:我国已建成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站点近3万个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奕湛、程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我国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已建设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站点28612个,重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白皮书说,我国广泛开展针对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文化权益的保障。实施中国少儿歌曲推广计划,举办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中国老年合唱节等活动。2010年5月,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暨少儿数字图书馆正式开放。2012年,“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为超过百万的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图书、讲座、音乐等文化服务。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
白皮书说,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积极开展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3年来共有20多个内地省(市)和单位组成50多支志愿团,招募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先后为12个边疆民族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文艺演出450多场,业务培训2000多学时,文化展览600多天,惠及数十万人次。推动电视节目加配字幕和手语,利用互联网对重大活动开展文字视频无障碍网上直播服务,惠及听障人群达7万多人次。2012年,文化部联合中央文明办印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重点依托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工程,重要节日纪念日和内地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白皮书:我国有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奕湛、程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目前,中国有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依法登记并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达到14万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求。
白皮书说,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宗教事务条例》的基础上已先后制定实施9个配套部门规章。政府积极推进宗教领域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2012年,取消宗教事务方面的行政审批项目3项,调整3项,修改《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继续帮助全国性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改善办公办学条件。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依法处理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事件,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中涉及拆迁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房产的问题。重视保护宗教文物和优秀宗教文化的传承。
白皮书说,目前,我国宗教团体已达5500个,各宗教的教务活动有序开展;经批准恢复和建立的各类宗教院校已达97所,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宗教院校教育体系。支持宗教经典、宗教类期刊等宗教出版物依法印制流通。截至2012年,中国《圣经》印刷数量达1亿多册,成为世界上印刷《圣经》最多的国家之一。支持宗教界开展宗教交流。2011年10月在湖南举办国际道教论坛,2012年4月在香港举办第3届世界佛教论坛。
白皮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文书及有关规则的制定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华春雨 张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文书及有关规则的制定工作。
根据白皮书,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联大加强和增进人权条约机构体系有效运作政府间进程(“联大进程”)。2011年11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提交了《对加强人权条约机构体系进程的意见》,并于2012年7月派团出席了“联大进程”的首次非正式磋商,就改善人权条约机构体系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主张。
2010年至2011年,中国政府派团参加《儿童权利公约》关于提供来文程序的任择议定书问题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会议,并在人权理事会第17次会议和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上参加协商一致通过该任择议定书。
2011年9月,中国政府就禁止酷刑委员会起草的《对〈禁止酷刑公约〉第14条的一般性意见》(工作文件)向委员会提出了书面意见。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举专家参加有关竞选并担任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禁止酷刑委员会,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和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
白皮书: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21165亿元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2010年以来,政府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2010年的125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165亿元。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达2465亿元。
白皮书说,公民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国家相继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国家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资金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到2012年,约有1.2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300多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12年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91亿元,惠及近3000万学生。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97亿元支持上万所学校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
白皮书说,全国所有的县均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惠及1.6亿学生。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8%,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在学总规模达到3325.21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922万,录取人数达到691万,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75%;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3.99万所,在校生达3911.01万人。全国现有1393.8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7%,其中80.2%在公办学校就读。
白皮书说,民族地方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到2012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为2384.4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9.27%。义务教育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数达到1515.46万人,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全国普通中学在校生总数的9.39%,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全国普通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0.7%。
白皮书: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近50万个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田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近年来,中国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和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显现。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9.2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6.8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1万个,基金会2961个。
白皮书说,社会组织在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全国社会组织数量较2009年底的43.1万个增长14.2%;其中基金会较2009年底的1843个增长60.7%。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由2009年底的3.2个提高到3.7个。全国性社团已经在15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在25个国际组织中担任专门委员会领导职务,在9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理事。
白皮书说,广大社会组织发挥其优势,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管理、社会福利、慈善公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万多个行业协会联系会员2000多万家(含个体工商户),447364个基层老年协会覆盖了广大城市社区和农村,有1.1亿老年人参与。4万多个学术社团联系专家学者500多万人,4万多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联系农户1000多万个,各类职业性社会组织的会员超过1亿人。2012年社会组织吸引、凝聚了2500多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公益慈善领域。
专家:“五位一体”布局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华春雨、刘奕湛、余晓洁)“伴随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今年的人权白皮书不仅在实体内容上,而且在体例编排上都有了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谈起这部白皮书,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赵正群对记者作上述表示。
包括赵正群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这部最新的人权白皮书体现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理念,这也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更加全面均衡持续发展。
《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是国务院新闻办自1991年以来发布的第10部中国人权白皮书。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以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6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这一新体例与此前发布的人权白皮书相比,有较大变化。”赵正群说,“以往9部白皮书在体例上比较一致,都是以比较特定具体的人权保障实况为线索,来展示中国人权事业的成就和进展。”
以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为例,白皮书从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权的司法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残疾人权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7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赵正群认为,白皮书编制方式的变化,既利于对2009年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进行科学概括和深入总结,也内蕴了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国今后将采取更全面均衡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来推进人权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武汉大学公益法中心主任张万洪副教授看来,最新发布的人权白皮书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阐述,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严峻问题。”张万洪说,“每个人享有良好环境与健康的权利是人权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侵权行为法乃至刑法都对这一实体权利有所规定。”
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乃至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要求,即,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仅是在保护当代人的人权,更是在保护下一代、下几代中国人的人权。”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和教授说。
除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赵正群认为,新发布的白皮书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方面也有了更加充实丰满的内容。
“白皮书通过总结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定和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和重大审计项目向社会公开,保障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实况,展现了中国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这些政治权利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权事业不断发展推进。继“人权”分别庄严载入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党的十八大又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并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
张永和说:“中国已经在人权事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他同时表示,在看到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此,新发布的白皮书也坦言,“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人权事业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周伟说。
白皮书: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奕湛、程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我国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2年底,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89个,博物馆2838个,公共图书馆2975个,文化馆32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白皮书说,截至2012年5月,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40个县级支中心,28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0.2万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36.4万亿字节,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2亿。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33个省级馆、185个地市级馆实施,数字资源总量达560万亿字节。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79座。中国有线电视干线网络超过33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14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43亿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2251.45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858.38亿元;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221.2平方米。
国家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不断满足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人们的文化需求。白皮书说,目前,中国100%的行政村和95%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上电话,100%的乡镇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100%的乡镇和88%的行政村通宽带。截至2012年8月,国家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多万家,配备图书9.4亿册、报刊5.4亿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2亿张、影视放映设备和阅读设施60多万套。
全民健身事业取得新成绩。白皮书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00万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8万个、“全民健身路径”26.1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