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9月16日电(记者 余晓洁)“我们正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4男2女共6名。目前,已收到近百份报名。”国家海洋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刘保华16日在“向阳红09”船上接受新华社随船记者专访时说。
刘保华表示,报名者大多为应届硕士生或博士生,其中女性报名者约占四分之一。这是我国首次选拔女性潜航员学员。“通过科学选拔和严格训练,女性也能胜任潜航员工作。中国深潜事业也需要女性‘半边天’。”他说。
本次选拔对报名者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有明确要求。男性22至35岁,身高在165厘米至176厘米之间,身体质量指数在20至25之间。女性22至30岁,身高在160厘米至170厘米之间,身体质量指数在19至24之间。裸眼视力0.8或矫正视力1.0以上。
新华社记者随船参加“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科考,曾进入内径2.1米的“蛟龙”号载人舱。这个钛合金耐压球壳就是每次下潜三位成员的活动范围。虽然它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载人潜水器载人舱,但三个人在里面连续工作9至10个小时,还是相当局促的。甚至没有真正的坐椅,只有三个蓝色坐垫。潜航员和科学家大多盘腿坐,最多偶尔伸伸脚放松。
我国第一代职业潜航员——“深海的哥”只有傅文韬和唐嘉陵两个人。大家熟悉的、多次乘“龙”下潜的叶聪、杨波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来自中船重工702所和中科院声学所。
此外,报名人员需具备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限定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相关专业,并具备大学英语六级或以上水平。
“其实,我们的选拔对象不局限于应届毕业生,有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和实操技术的人才,我们也非常欢迎。潜航是一个要求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工作,尤其在深海中要能沉着冷静运用所学,应对各种复杂的临阵情况。”刘保华说。
本次潜航员学员的选拔分报名、初选和定选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专业基础与学习能力、潜航员职业能力与特质、心理和体质体能的相关测试确定进入定选人员名单,再经医学检查、心理面谈、特因测试、综合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合格潜航员学员名单。
“从学员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潜航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专业知识培训、体能训练,到陆地和水池模拟操控训练,再到海上实践,大概需要2年左右时间,一名学员才能成长为正式潜航员。”刘保华说。
刘保华强调,潜航员工作的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患幽闭恐惧症者肯定不行,有强烈晕船反应的也不行。
从记者随船数月观察来看,下潜人员也不是百分百不晕船。有些人天生“晕点”比较高,海况极差的时候才有点晕,有的“拼”毅力能够在晕船状况下持续工作。比如,傅文韬和唐嘉陵在别人晕船的时候还能够做器械、打乒乓球、听音乐;杨波的“晕点”比较低,但即使被颠晃得脸色煞白,他也能出色履行声学专家在水下的职责。
“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科学考察已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现在,母船“向阳红09”正搭载“蛟龙”朝着返回祖国的方向破浪前行,预计19日返回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