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集中安置归侨侨眷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侨城”(10月31日摄)。日前,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400户归侨侨眷告别农场的“棚户区”,陆续入住“华侨城”的新居。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原为成立于1960年的国营华侨农场,曾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等9个东南亚国家的归国华侨12000多人,现仍居住着归侨侨眷7000多人。一直以来,开发区的房屋普遍破旧简陋、安全隐患突出。2012年,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华侨农场综合改革,投入12亿元启动“华侨城”项目建设,通过“以房换房”的方式引导分散居住在153个生产队的农场职工自愿到中心区集中居住。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世纪60代归国的印尼华侨68岁的陈珠定老人(右)和老伴陈国英在新居阳台上合影(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集中安置归侨侨眷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侨城”;下图:归侨侨眷原先住的房子历经数十年的风吹雨打,如今已残破不堪(10月31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