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号12月27日电(记者 张建松)记者27日获悉,中国南极泰山站开工仪式日前举行,建站队员按照坐标在南极冰盖上开挖基坑的时候,意外发现坑内出现了冰裂隙,不过随后证实这只是一场“虚惊”的小插曲。
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刘顺林说,26日上午10时左右,当建站队员把长宽均为12米的基坑挖到1.5米深度时,突然发现基坑内出现了四条冰裂隙,其中两条裂隙的宽度约20厘米,另两条裂隙的宽度约10厘米。在大的冰裂隙上建站可能有安全隐患。这个意外让建站队员非常震惊,赶紧向中山站汇报。
在中山站值守的科考队副领队夏立民接到报告后,一方面要求建站队员不要惊慌,可以先进行探测,如找一个冰裂隙再往下深挖1到2米,看看向下的结构情况,同时选择与冰裂隙平行走向的几十米位置,再开挖一个探沟,看看当地是不是普遍存在这种冰裂隙情况。
另一方面,情况被迅速报告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正在“雪龙”号上的刘顺林,请国内建站选址专家和船上的建筑设计专家共同会商。
各方专家的意见很快就反馈到南极内陆。专家们认为,该地区冰盖表面存在很多因热胀冷缩而造成的“热裂隙”,深度一般为3到5米,对这种裂隙不用紧张,因为其下面还是坚实的冰层。专家们提示,可用扬雪机在附近区域挖掘探测,如果发现裂隙方向不规则、不深,可判断为“热裂隙”;如果发现裂隙走向很规则,则需要当心。
根据指导意见,泰山站建站队员在基坑周边距离较远的地方开展了冰裂隙的探查工作。先后开挖了3条深度为1.5米、长度为20米的探沟,仍发现了多条宽度在20公分以内的不规则冰裂隙。但对部分冰裂隙进行探测时,发现挖至深3米左右,冰裂隙都不再“裂”了,裂隙下面是坚实的冰层,与专家们的判断相符。
为慎重起见,建站队员又再次对泰山站基坑内的冰裂隙进行了普查,确定冰裂隙的深度均小于3米,同时确定基坑底部的冰层较为坚固。最终决定对基坑内的冰裂隙进行挖深、回填、压实处理,继续按照设计图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