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民生实事”贵在落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21日 18时3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月21日电(记者 梁建强)时下,各地两会正在召开,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年要办的“民生实事”,如河北提出5件、云南提出10件,湖北、四川等省份也明确提出了办好“民生实事”的目标。

    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是筹划部署当地工作的重要平台。将要办的“民生实事”作为政府履职的重点内容公开发布,既体现民生情怀,也体现决策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应尽之责;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应有之义。

    一件件民生实事,关乎区域发展,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如四川提出将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50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河北将着力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湖北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40万套……这些事都与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因而最受群众关心。政府能否兑现承诺,犹如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政府的决心与诚意,也考验着政府的决策水准与行政效能,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

    回望2013年,通过落实“民生实事”,很多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果显著,赢得了广泛赞誉。不过,也有部分地方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落实不理想,有的完成进度不到六成。这就提醒我们,“民生实事”的决策应当更加重视实事求是。

    “民生实事”乃是“民心工程”,落实不到位理应反思,包括决策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合理等,都应“回头看”,以便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倘若确属受制于客观条件,也应及时告知公众,妥善制定后续方案,争取百姓理解与支持。说到尽量做到,方能取信于民。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对越界的权力说“不”
· 新华时评:执法者,挺直你的脊梁
· 新华时评:“重点工程”不是强征土地的借口
· 新华时评:“讨薪之痛”关乎的不仅是钱
· 新华时评:安全的警钟不能总以生命叩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