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5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在构建合理分工的两级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一是加强社区与医院的分工合作。黑龙江、天津等地积极引导和组织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双向转诊流程和规范,对社区转诊患者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安排住院等绿色通道,同时将康复期的患者及时转回社区。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的联系。如,南京市、贵阳市区级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专职人员,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工作。

    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与评估方面,天津、内蒙古、安徽等地明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资金筹集分配、经费核定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追踪问效,着力提高资金使用和服务效率。武汉市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利用街道居委会及邮政系统,向居民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加强群众民主评议和监督。

    在推进社区与医疗保障制度结合方面,上海市、江苏镇江市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总额预付,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拉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报销比例,通过社区转诊的病人在大医院结算费用时享受一定比例的减免,引导小病进社区。成都、沈阳、西宁、银川等地区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贫困居民分级医疗救助制度,深圳市建立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这些地区均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

    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方面,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配备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等,配备中医药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受到群众欢迎。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1月底,全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级以上城市278个,占地级市以上城市总数的98%;市辖区789个,占市辖区总数的93%,与2005年相比,地级以上城市增加8个,市辖区增加37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达到2300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47%;社区卫生服务站18000个,增长了48%。

    二是群众就医负担得到减轻。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在减轻群众疾病负担方面初显成效。

    三是合理分流了病人。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大医院患者,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如,北京市通过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不断改善服务质量等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日均门(急)诊量由过去占全市日均门急诊总量的6.7%增加到19.7%,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四是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群众满意度增加。据深圳市对居民家庭入户调查显示,有42.5%的居民就诊愿意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86%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2006年全市各类卫生服务信访(包括局长公开信箱、局长接访日、居民来信上访和市政府在线以及广播电视新闻直通车)的原因中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只占0.95%。

    五是有效维护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过度检查、过度用药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平均诊疗费用明显下降,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利用程度显著上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吴仪出席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
· 石家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社区就医方便实惠
· 中华医学会调研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关键在人才
· 卫生部:我国已有81%的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 上海市2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减免诊查费
· 北京: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实现收支两条线